含有落四字成語有落地生根、落花流水、七零八落、錯落有致、落荒而逃、不落窠臼、水落石出、不甘落後、落落大方、光明磊落、落英繽紛、大起大落、沈魚落雁、落井下石、幹凈利落、下落不明、壹落千丈、安家落戶。
1、落地生根(luò dì shēng gēn)是壹句成語,比喻長期安家落戶或切切實實、壹心壹意地做好所從事的工作。
《人民日報》1969.12.18:“他們紛紛表示,要在農村落地生根,幹壹輩子革命。”
2、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 )是壹個漢語成語,釋義:原來是形容殘敗的暮春景色。後常用來比喻被打得大敗,也指殘亂而零落的樣子。
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譯文:過去像流失的江水雕落的紅花跟春天壹起回去,今昔對比,壹是天上壹是人間。
3、七零八落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是qī líng bā luò,是指零零散散不集中,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茅盾《過封鎖線》:“客人們最怕壹隊人走得七零八落,前後不能照顧。”
4、水落石出,漢語成語。拼音:shuǐ luò shí chū。釋義:水落石出,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原指壹種自然景象,後多比喻事情終於真相大白。
《老殘遊記》第十八回:“因為妳家這十三條命是個大大的疑案,必須查個水落石出。”
5、落井下石是壹個成語,讀音是luò jǐng xià shí ,意思是指看見人要掉進陷阱裏,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為什麽要在別人危急的時刻,落井下石。”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落地生根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落花流水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七零八落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水落石出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落井下石 2. 落什麽余什麽四字成語沒有“落()余()”的成語,常見的“落日余暉”不是成語,“落”開頭的成語如下:
落地生根 比喻長期安家落戶或切切實實、壹心壹意地做好所從事的工作
落雁沈魚 雁見了飛落地面,魚見了潛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落葉知秋 看到地上的黃葉就知道秋天來臨。比喻通過某壹跡象便可預測形勢的發展變化
落魄不羈 落魄:窮困,不得意;羈:束縛。潦倒失意,行為放縱。也指豪邁不受拘束。
落月屋梁 比喻對朋友的懷念。
落拓不羈 形容人性情豪放,行為散漫。
落英繽紛 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美麗情景。
落井下石 看見人要掉進陷井裏,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落荒而逃 形容吃了敗仗慌張逃跑。
落湯螃蟹 湯:熱水。如同落在熱水裏的螃蟹壹般。形容手忙腳亂的狼狽樣子。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比喻這壹方面有情,那壹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落花流水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敗。後常用來比喻被打得大敗。
落花無言 原來比喻詩的風格典雅。後比喻經受失敗而無怨忿。
落落寡合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
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開朗的樣子。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
落落難合 原形容事情很邈遠,很難實現。後也形容為人孤僻,不易合群。
落葉歸根 飄落的枯葉,掉在樹木根部。比喻事物有壹定的歸宿。多指客居他鄉的人,終要回到本鄉。
落井投石 比喻趁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落落穆穆 落落:冷落的樣子;穆穆:淡薄的樣子。形容待人冷淡。
落魄不偶 古代壹種迷信觀念,認為偶數好,奇數不好。落魄:倒黴、潦倒;不偶:運氣不好。
落紙雲煙 筆墨落到紙上如同雲煙壹樣變幻多姿。形容書法或詩文高超玄妙,變化多姿。
落草為寇 〖解釋〗寇:盜賊。舊指逃入山林做強盜。
落荒而走 〖解釋〗指離開戰場,向荒野逃命。形容戰敗逃命。
落阱下石 〖解釋〗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落魄江湖 〖解釋〗落魄:窮困失意。為生活所迫而到處流浪。
落花時節 春末。
3. 四字成語謎底: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
shuǐ luò shí chū
解釋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宋·蘇軾《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多用來指某個被歪曲或掩蓋的事情真相搞清楚了;有時也可表示事情壹清二楚。壹般作謂語、賓語、補語。
正音落;不能讀作“là”或“lào”。
辨形落;不能寫作“摞”。
近義詞真相大白、原形畢露
反義詞匿影藏形
辨析~和“真相大白”;都有“真實情況搞清楚了”的意思;但~是比喻性偏重於“情況搞清楚了”;“真相大白”偏重於被掩蓋或歪曲的事情或情況搞清楚了。
例句
(1)這件事壹定要搞個~。
(2)不過我卻關心著另外壹件事情;倒很想把它弄得壹個~。
英譯When the water subsides the rocks emerge。
成語故事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名文學家蘇洵的長子。神宗當皇帝的時候,采用王安石的變法政策,蘇軾因不贊成新法,和王安石辯論。那時王安石很為神宗所器重,蘇軾敵不過他,被貶到湖北當團練副使,他在黃州的東坡地方,建築了壹間居住,所以又稱蘇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蘇東坡喜歡山水,時時出去遊玩。赤壁是三國時東吳和蜀漢聯軍大破曹操的地方;但赤壁在湖北有三處,壹在漢水之側,竟陵之東,即復州;壹在齊安之步下,即黃州;壹在江夏之西南壹百裏,今屬漢陽縣。江夏西南壹百裏之赤壁,正是曹公敗處,東坡所遊之赤壁在黃州漢川門外,不是曹公失敗的地方,東坡自己也知道,他先後做了兩篇赤壁賦,只是借題發揮而已,名同地異,因他的才思橫溢,文筆流利,寫得唯妙唯肖,使後人對於赤壁這地方,都懷有向往的心情,在後赤壁賦中,他有這樣幾句“。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水落石出”蘇軾的賦中,本來是指冬的壹種風景,但後人把這水落石出四字,用做真相畢露被悉破的意思。也有人把壹件事情的原委弄清楚以後,等到真相大白,也叫做水落石出。
4. 形容名的四字成語1. 愛惜羽毛羽毛:比喻人的聲望。比喻為珍惜自己的名聲,行事十分謹慎。
2. 按名責實按照事物名稱,要求與實相符。
3. 暗渡陳倉渡:越過;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也隱喻男女私通。
4. 白丁俗客白丁:沒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輩。
5. 白發青衫青衫:無功名者的服飾。謂年老而功名未就。
6. 白衣秀士指未曾獲得功名的書生。
7. 百世不磨名垂久遠,永不磨滅。
8. 拜將封侯拜為將領,封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極品。
9. 半身不遂遂:通“隨”,順從。原為醫學病癥名,指半邊身體不能隨意轉動。有時比喻詩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夠勻稱。
10. 榜上無名張貼的名單上沒有名字。泛指落選。
11. 豹死留皮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間。比喻將好名聲留傳於後世。
12. 筆大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13. 比翼連枝比翼:鳥名。傳說此鳥壹目壹翼,須兩兩齊飛。比喻夫婦親密不離。
14. 變名易姓改換了原來的姓名。
15. 並蒂芙蓉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芙蓉:荷花別名。兩朵荷花並生壹蒂。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也比喻兩者可以相媲。
16. 博士買驢博士:古時官名。博士買了壹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壹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17. 伯樂相馬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18. 不差毫發毫、發:都是古代的長度名,十毫為發,十發為厘,形容細微。形容壹點兒也不差。
19. 不見經傳經傳:指被古人尊崇為典範的著作。經傳上沒有記載。後常指人沒有名聲或論述沒有根據。
20. 不可名狀名:用言語說出;狀:描繪,形容。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21. 不名壹錢名:占有。壹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22. 不求聞達聞:有名望;達:顯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23. 不生不滅佛家語,認為佛法無生滅變遷,即“常住”之異名。
24. 不舞之鶴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25. 不務空名務:追求。切實地工作,不追求虛名。
26. 布鼓雷門布鼓:布蒙的鼓;雷門:古代浙江會稽的城門名。在雷門前擊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賣弄本領。
27. 餐腥啄腐比喻追求功名利祿。
28. 蠶績蟹匡匡:背殼。比喻名是實非,兩不相幹。
29.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誌趣相投的人。
30. 草莽英雄草莽:草叢,草野。舊時指在山林出沒的農民起義或強盜們中的著名人物。
31. 草木知威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
32. 長安道上長安:古都名,在今陜西西安西北。舊喻名利場所。
33. 長安居大不易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後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34. 馳名中外馳:傳播。形容名聲傳播得極遠。
35. 尺蠖求伸尺蠖:蟲名,體長約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36. 醜聲遠播壞名聲傳播得很遠。
37. 臭不可當當: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38. 臭不可聞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39. 臭名遠揚名: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
40. 臭名昭著壞名聲人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