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揚(qí mào bù yáng):不揚即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難看。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揚,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杜預註:“顏貌不顯揚。”唐·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例如:別看他其貌不揚,可學習特別好。
獐頭鼠目(zhānɡ tóu shǔ mù):本意是腦袋像獐子那樣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樣又小又圓,形容人相貌醜陋,神情狡猾。出自宋朝陸遊《夢入禪林有老宿方升座》詩:“塵埃車馬何憧憧,獐頭鼠目厭妄庸;樂哉夢見德人容,巍巍堂堂人中龍。" 近代又生新義,多形容人形容枯槁,素質低下,生性猥瑣,愛做茍且之事。
灰容土貌(huī róng tǔ mào):形容面容齷齪醜陋。出自元朝鐘嗣成《壹枝花·自序醜齋》:“空自胸藏錦繡,口唾珠璣,爭奈灰容土貌,缺齒重頦。"
自慚形穢(zì cán xíng huì):形穢即形態醜陋,引伸為缺點,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出自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驃騎王武子是衛玠之舅,俊爽有風姿,見玠輒嘆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用作謂語、補語,例如:聽著別人高談闊論,他不免有點自慚形穢了。
臼頭深目(jiù tóu shēn mù):形容相貌極醜。 出自漢朝劉向 《列女傳·齊鐘離春》:“其為人,極醜無雙,臼頭深目,長指大節,昂鼻結喉,肥項少發,折腰出胸,皮膚若漆。"
左家嬌女(zuǒ jiā jiāo nǚ):是指美麗可愛的少女。出自晉朝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蛾眉皓齒(é méi hào chǐ):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出自漢朝司馬相如《美人賦》:“臣之東鄰,有壹女子,雲發豐艷,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常作賓語、定語。
明眸皓齒 (míng móu hào chǐ):意思是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出自三國魏·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常作謂語、定語、補語。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形容人的容貌清秀不俗氣。出自元朝無名氏《神奴兒》第壹折:“想為人壹世,如今這有錢的誰肯使呆癡,昨日個眉清目秀,今日個便腰屈頭低。"
杏臉桃腮(xìng liǎn táo sāi):臉似杏花白,腮如桃花紅,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出自元朝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壹折:“杏臉桃腮,乘著月色,嬌滴滴越顯得紅白。"常作賓語、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