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即
漢字: 即
讀音: jí
部首 : 卩
筆畫數: 7
筆畫名稱 : 橫折、橫、橫、豎提、點、橫折鉤、豎
解釋:
1.就是:知識~力量。
2.當時或當地:~日。~刻。~席。~景。在~。~興(xìng)。
3.就,便:黎明~起。
4.假如,倘若:~使。~便(biàn)。~或。~令。
5.靠近:不~不離。
6.到,開始從事:~位。
三、可望不可即
成語: 可望不可即
拼音: kě wàng bù kě jí
解釋: 即:接近。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出處: 唐·宋之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壹問津。”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白雲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舉例造句: 所以雖是牛鬼蛇神的妓女,他見了就如海上神仙壹般,可望不可即的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八回?
拼音代碼: kwbj
近義詞: 望塵莫及
反義詞: 垂手可得、力所能及
歇後語: 懸崖上的鮮果
燈謎: 遊客止步
用法: 作定語、賓語;指事情還很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