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禮
[bīn bīn yǒu lǐ]
彬彬: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後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禮賢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壹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禮尚往來
[lǐ shàng wǎng lái]
尚:註重。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分庭抗禮
[fēn tíng kàng lǐ]
庭:庭院;抗禮:平等行禮。?原指賓主相見,分站在庭的兩邊,相對行禮。現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對等的關系。
先禮後兵
[xiān lǐ hòu bīng]
禮:禮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克己復禮
[kè jǐ fù lǐ]
克: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
禮儀之邦
[lǐ yí zhī bāng]
禮儀:禮節和儀式;邦:國家。指講究禮節和儀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