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字開頭的成語:軍不血刃、軍不厭詐、軍法從事、軍臨城下、軍令如山。
1、軍不血刃
拼音:jūn bù xuè rèn。
解釋:兵器上沒有血,未交鋒就取得勝利。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為後帝伐魏詔》:“故鳴條之役,軍不血刃,牧野之師,商人倒戈。”
用法:作定語、狀語;形容未經交戰就取得勝利。
2、軍不厭詐
拼音:jūn bù yàn zhà。
解釋:厭:厭棄,排斥;詐:蒙騙。用兵作戰時盡量使用欺詐等計謀來迷惑敵人。
出處:春秋·楚·孫武《孫子兵法·計篇》:“兵者,詐道也。”李筌註:“軍不厭詐。”
用法:在句中壹般作主語、賓語、謂語。
3、軍法從事
拼音:jūn fǎ cóng shì。
解釋:按照軍法嚴辦。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敢有趁灌犯法,輒以軍法從事。”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指按照軍法嚴辦。
4、軍臨城下
拼音:jūn lín chéng xià。
解釋: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墻下面.比喻情勢十分危急。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齊必舉兵伐梁,梁、齊之兵連於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間伐韓。”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情勢十分危急。
5、軍令如山
拼音:jūn lìng rú shān。
解釋:軍事命令象山壹樣不顫臘純可動搖.舊時形容軍隊中上級發布的命令,下級必須執行,不得違抗。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雲長曰:‘願依軍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書。’雲長便與了軍令狀。”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用於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