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īn shǒu xiāng yìng
解釋:心和手相配合。形容手法熟練,心裏怎麽想,手就怎麽做。
出處:《南史·蕭子雲傳》:“筆力勁駿,心手相應,巧逾杜度,美過崔寔,當與元常並驅爭先。”
示例:指使他按譜徵歌,都學得~。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近義詞:得心應手、隨心所欲
反義詞:手不應心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技藝熟練
遊刃有余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解釋: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出處:語出《莊子·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余地矣。”
示例:從前他們又要辦廠,又要做公債,也居然穩渡了兩次險惡的風波,現在他們全力來做公債,自然覺得~。 ★茅盾《子夜》十七
近義詞:揮灑自如、滾瓜爛熟、爐火純青
反義詞:捉襟見肘、壹籌莫展、笨手笨腳
歇後語:庖丁解牛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十分老練
駕輕就熟
拼音:jià qīng jiù shú
解釋:駕:趕馬車。駕輕車,走熟路。比喻對某事有經驗,很熟悉,做起來容易。
出處:唐·韓愈《關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示例:到了場期日迫,只得把功令所有條件略為照顧,以求風檐寸晷,有~之樂。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壹○二回
近義詞:熟能生巧、得心應手、輕而易舉
反義詞:半路出家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比喻對事物很熟
輕而易舉
拼音:qīng ér yì jǔ
解釋: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出處:《詩·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朱熹註:“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示例:事情並不象宋福想的那樣~。 ★楊朔《漁笛》
近義詞:易如反掌、唾手可得
反義詞:來之不易、寸步難行
歇後語:大力士耍燈草;水牛背上掛樹葉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毫不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