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歷史典故的成語:遠近交攻、窮圖匕現、指鹿為馬、孺子可教、毛遂自薦、愚公移山等。
拓展知識:
1、遠交近攻: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並六國,獨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範雎(jū)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隊伍要經過韓、魏兩國。
隊伍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隊伍,打勝了也無法占有齊國土地。不如就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十余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
首先攻下韓、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壹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於實現了統壹中國的願望。
2、圖窮匕見:
戰國末期,秦國很強盛,就不斷出兵侵占其它國家的領土。秦國攻占了趙國的都城,而且壹直打到北部的燕國。燕國的太子丹焦慮不安,決定派勇士荊軻到秦國去刺殺秦王,並讓秦舞陽作他的助手。為了取得秦王信任和歡喜,以便有機會靠近他,燕太子丹讓荊軻帶去兩樣東西作禮物。
壹是秦王急於得到的秦國叛將和秦王的仇人樊於期的人頭;壹是燕國的地圖。樊於期的人頭和地圖分別裝在兩個匣子裏。地圖裏裹著行刺秦王的匕首,匕首是由毒液泡過的,只要刺破壹點皮,就能使秦王喪命。荊軻和秦舞陽二人到了秦國都城鹹陽後。
先用金銀珠寶買通秦王的大臣蒙嘉,再通過他對秦王說,燕國的荊軻要把叛將的人頭和燕國地圖獻給秦王。秦王大喜,就在鹹陽宮裏擺下酒宴,接見燕國來的勇士。荊軻在前,秦舞陽隨後,登上宮殿。這個時候,秦舞陽緊張得腿都有點發抖了,而荊軻卻坦然自若,面無懼色。
秦王看過仇人樊於期的人頭,又讓荊軻把燕國的地圖獻上來。荊軻捧著地圖來到秦王面前,恭恭敬敬地獻上去。秦王慢慢把地圖展開,仔細觀看。地圖將要展到盡頭,裹在裏邊的匕首突然露了出來。這個時候,荊軻迅速壹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壹手抓起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壹見,嚇得扯斷衣袖,轉身就逃。荊軻沒有刺中秦王,就在後邊緊追。這個時候,秦王的衛士趕來了。秦王拔出身上的長劍,砍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在地上,把手中的匕首向秦王投去,但沒有擊中。結果,勇士荊軻被擁上來的衛士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