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循善誘
讀音:xún xún shàn yòu
釋義: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譯文:老師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例句:老師對我們循循善誘,所以我們都有著好成績。
2、諄諄教導
讀音:zhūn zhūn jiàodǎo
釋義:深情教誨、耐心引導的樣子、耐心地教導。懇切、耐心地教導。
出處:先秦佚名《詩經·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譯文:講的人不知疲倦,聽的人若無其事。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
3、誨人不倦
讀音:huì rén bú juàn
釋義:指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麽遺憾呢?
用法:含褒義。用來形容教導人特別耐心。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例句:李老師勤勤懇懇,誨人不倦,為教育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
4、孜孜不倦
讀音:zī zī bù juàn
釋義:指工作或通常指教師或學生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出處:南朝範曄《後漢書·魯丕傳》:“性沈深好學,孳孳不倦。”
譯文:魯丕性格沈穩愛學習,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用法:作謂語、狀語;指勤奮;褒義詞。
例句:他總在孜孜不倦地宣傳太空探索,把他的想象詳盡地告訴大眾。
5、教導有方
讀音:jiào dǎo yǒu fāng
釋義: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出處: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九回:“凡此種種,雖然是他叔祖教導有方,也是他福至心靈,官星透露,才得壹變而為聞壹知十的聰明人。”
譯文:就是像這樣,雖然是他叔祖父教育引導很有辦法,也是他人運氣來了,心也變得靈巧了,官星顯露,才能壹下變為聞壹知十的聰明人。
用法:壹般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例句:我少年時候接受過的大師教導,教導有方,方是方針方向,也是有棱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