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絕如縷: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沈微弱、時斷時續。
3.蠢蠢欲動:比喻敵人準備進攻或壞人陰謀搗亂。多為貶義用法。
4.滄海桑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5.不恥下問: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6.好高騖遠:比喻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7.天倫之樂:泛指家庭的樂趣。
8.蛛絲馬跡: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9.妙筆生花: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
10.喜出望外: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興。
11.滿不在乎:絲毫不在意,形容對事情壹點也不重視。
12.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13.味同嚼蠟:像吃蠟壹樣,沒有壹點兒味。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
14.袖手旁觀:把手籠在袖子裏,在壹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15.罄竹難書: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用於貶義。
16.精神矍鑠(jué shuò):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17.白駒過隙:像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壹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18.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關註事態的動向及結果。
19.壹蹴而就:比喻事情輕而易舉,壹下子就成功。
20.休戚與***: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同。
21.杳無音訊:沒有壹點消息。
22.渙然冰釋:指嫌隙、誤會消除。
23.不期而至:指沒有預料的到來。
24.不名壹文: 壹點錢也沒有,形容極度貧窮。
25.不屑壹顧:放在壹邊不管,好像沒有聽見壹樣;形容不重視、不關心。
26.始作俑者:某種惡劣風氣的開創者,為貶義,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
27.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