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故事壹百多字?

成語故事壹百多字?

成語故事大全100字

1.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鬥"。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為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並讓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壹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壹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形容有些人安於現狀,樂而忘返。還形容有些人樂而忘本。

2.邯鄲學步

邯鄲是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據說這個地方的人走路的姿勢特別優美。燕國有位少年不辭辛苦來到邯鄲要學這裏的人走路。他壹邊觀察邯鄲人的走路姿勢,-邊學習模仿。可沒有幾天,他就堅持不下來了,越學越別扭,越走越不自然。不僅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而且連自己原來走路的動作也忘了.只好爬著回到了燕國。邯鄲學步:學步:學走路,比喻生搬硬套地模仿別人,鬧出笑話。

3.買櫝還珠

戰國時,有個楚國商人到鄭國賣珠寶。他用上等的木料做成壹個盒子,然後用香料來熏烤,再刻上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圖案,鑲嵌上翡翠、珠玉等裝飾物,把這個盒子裝扮得無比精致,然後才把壹顆極其珍貴的珍珠裝在裏面。不-會兒,壹個買主來了,他看到這個盒子,喜歡極了。於是,他買下了它。可是,這位買主卻打開盒子,取出珍珠還給商人,只拿著盒子走了。買櫝還珠—櫝:木匣。比喻舍本逐末,或取舍不當。

4.壹失足成千古恨

明朝的唐伯虎出生在江南壹個富商家庭。 年輕時,唐伯虎無所事事,和人縱酒遊樂,經過好朋友的規勸,於是唐伯虎祝閉門苦讀,經年累月。16歲時唐伯虎參加秀才考試,中了第壹名案首。29歲到南京參加鄉試,高中解元(第壹名)。正當唐伯虎積極準備來年的京城會試時,卻飛來橫禍:在這次鄉試中,有人事先經過賄賂,得了試題,事情泄漏後,考官被罷免,無辜的唐伯虎受到牽連,不僅被剝奪了解元稱號,還?M了監獄,釋放後唐伯虎感嘆道:“壹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

後來寧王朱宸濠聽說了他的才能,用豐厚的待遇來聘請他作幕僚。但不久唐伯虎發現寧王有謀反作亂之心,於是佯狂使酒,寧王沒辦法,只好讓他回了家。

回家後,唐伯虎安心過起了以文會友、掛畫為賣的生活。

“壹失足成千古恨” 比喻壹旦犯下嚴重錯誤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5.疑鄰盜斧

疇前有個鄉間人,丟了壹把斧子。他覺得是鄰人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留意那人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越看越感覺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本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壹時忽略失蹤在山谷裏。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人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樣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註重事實依據,對人、對事胡亂猜忌。

6.程門立雪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厚本身的學問,決然拋卻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請教。後來程顥死,他本身也有40多歲,但依然立誌肄業,吃苦研究,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伴侶遊酢壹塊兒到程家去參見程頤,可是正趕上程老師長教師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分,外面開端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必恭必敬侍立壹旁,不言不動,如斯等了泰半天,程頤才漸漸展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壹驚,說道:“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分,門外的雪曾經積壹尺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壹絲倦怠和不耐心的神色。

7.百發百中

射壹百次中壹百次;形容神箭手和神槍手的射擊技術,或用來比喻計劃事情很有把握。例:影響股票市場的因素太多了,任何人都難以做到百發百中。

春秋時代,楚***王手下有個名叫養山基的人,善於射箭。有壹次,他站在離柳樹百步以外的地方,張弓搭箭,連發數箭,都射中了柳樹的葉子。大家看了贊嘆不絕。從此,輾轉相傳,就把他的箭術稱為”百發百中”。

8.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壹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裏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麽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壹天,他來到田裏,把禾苗壹棵壹棵地往上拔。壹大片禾苗,壹棵壹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裏卻很高興。回到家裏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裏去看,發現田裏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9.慢條斯理

從前放牛娃王冕天性聰明,善於畫荷花,畫出的荷花就像剛從水裏摘下貼在紙上壹樣。他不求官也不結交朋友,終日在家讀書作畫。官府請他畫幾幅荷花送給上司,他推辭不掉畫了幾張。知縣驚嘆他的才華就親自去拜訪他,他慢條斯理地出門迎接.

10.惱羞成怒

十三妹何玉鳳的父親何杞在紀獻唐手下作中軍副將,紀獻唐想把何玉鳳給二兒子紀多文作填房。何杞不願這門親事,就對媒人說:“虎女不能配犬子。”紀獻唐聽後老羞成怒,立即把何杞革職拿問投入牢獄,不久就把他處死.

成語故事60個(簡短些,100字左右)

1.《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壹舍為三十裏)。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100字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 恨不相逢未嫁時

拼音: hèn bù xiāng féng wèi jià shí

解釋: 男女有情,而女方已經嫁人,因相識太晚而感到遺憾。

出處: 唐·張籍《節婦吟》詩:“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

舉例造句恨不相逢未嫁時!妳我從今以往壹刀兩斷!

拼音代碼: hbxs

附上《節婦吟》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唐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作品譯文

妳明知我已經有了丈夫,還偏要送給我壹對明珠。

我心中感激妳情意纏綿,把明珠系在我紅羅短衫。

我家的高樓就連著皇家的花園,我丈夫拿著長戟在皇宮裏值班。

雖然知道妳是真心朗朗無遮掩,但我已發誓與丈夫生死***患難。

歸還妳的雙明珠我兩眼淚漣漣,遺憾沒有遇到妳在我未嫁之前。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是唐代詩人張籍自創的樂府詩。此詩具有雙層面的內涵,在文字層面上,它描寫了壹位忠於丈夫的妻子,經過思想鬥爭後終於拒絕了壹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婦道;在喻義層面上,它表達了作者忠於朝廷、不被藩鎮高官拉攏、收買的決心。全詩以比興手法委婉地表明態度,語言上極富民歌風味,對人物刻畫細膩傳神,為唐詩中的佳作。

李師道是當時藩鎮之壹的平盧淄青節度使,又冠以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其勢炙手可熱。中唐以後,藩鎮割據,用各種手段,勾結、拉攏文人和中央官吏。而壹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們,韓愈曾作《送董邵南序》壹文婉轉地加以勸阻。張籍是韓門大弟子,他的主張維護國家統壹、反對藩鎮割據分裂的立場壹如其師。因此不為所動。這首詩便是壹首為拒絕李師道的收買而寫的名作。

夠百字了!

成語故事200個字

宋國有壹位農夫復,希望自己田裏的禾苗制長的快點,於是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壹天、兩天、三天,禾苗壹點也沒有長高。

有壹天,他扛著鋤頭下田耕種,他圍著田邊走來走去,苦心思索著有什麽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壹點。忽然,他靈機壹動,毫不猶豫的卷起褲腿就往水田裏跳,把每壹棵秧苗都拉高了壹點。從中午壹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了他自以為很聰明的傑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壹到家,農夫就迫不及待的對他的兒子說:“告訴妳壹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壹個好點子,讓咱們田裏的稻苗長高了不少。”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麽回事,急忙跑到田裏壹看,發現自己家的禾苗都枯死了。

100字左右的 成語故事 ,什麽的都可以, 謝謝!

1、殺雞取卵

從前有個人家裏養了只老母雞,這只雞特別的能下蛋,可有壹段時間這只雞老是不下蛋,而且還病歪歪的。那個人想這雞不下蛋留著也沒什麽用了,就殺了這只雞,破開雞肚子後發現這只雞生病的原因原來是生了膽結石。

大大小小的膽結石就像雞蛋壹樣。殺雞的時侯正巧鄰家的快嘴婆祥林嫂過來串門。看到了以後就四處亂說,說這人殺雞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壹只能下蛋的老母雞給殺了。

2、狗尾續貂

武帝司馬炎死後,兒子司馬衷繼位,他對朝政壹竅不通,大權落到賈後手裏,賈後生性兇狠狡詐,趙王司馬倫以此為借口帶兵沖入宮廷,殺死了賈後,自封為相國。

司馬倫為了籠絡朝臣,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於是大封文武百官。等到壹切就緒後,又廢掉晉惠帝,自稱皇帝。當時規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裝飾的帽子,由於司馬倫大肆封官晉爵,所以壹時貂尾都不夠用,所以只好用狗尾來代替,人們就據此編了兩句民謠:“貂不足,狗尾續。”用來諷刺朝廷。

3、食言而肥

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說話不算數。有壹天魯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參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歡另壹位大臣鄭重,便故意問他:“先生怎麽越來越胖了?”公聽見了,說:“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胖起來呀!”

4、請君入甕

武則天掌權期間,有人控告文昌右丞周興和丘神績串通謀反,武則天命令來酷吏俊臣審查此案。來俊臣正在 和周興辦理案子壹起吃飯,他問周興說:“囚犯多不肯招認,應該采取什麽辦法 ? ”

周興說 :“這太容易了 ! 擡個大甕來,用炭火在四面烤,再叫犯人進到裏面,還有什麽能不招認 ! ”來俊臣派人找來壹口大甕,按照周興出的主意用火圍著烤,然後站起來對他說:“有人告妳謀反,太後讓我審查妳,請老兄自己進到甕裏吧! ”周興十分驚恐,叩頭認罪。

5、毛遂自薦

毛遂這人是個文學青年,經常寫點小文章在網上發表壹下,可是網易的版主和網友們都不喜歡他寫的文章,因為文章寫得太爛了。在BBS上混了壹兩年了,寫的文章沒幾個回帖,版主也不給個“薦”字,搞得毛遂很不爽。

所以後來在BBS上發文章的時候,毛遂都要在文章題目後面自己加上壹個“薦”字。比如《有了 *** 妳別喊》“薦”。《我是壹個偉大的小醜》“薦”。寫手們和版主對他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哭笑不得,於是就把這種做法形容為“毛遂自薦”。

成語故事100字

捉襟見肘

曾子在衛國的時候,常常三天也做不了壹次飯,十年也沒做壹件衣服,整壹整帽子帽帶就會斷,整壹整衣襟胳臂肘就會露出來,可他高唱《商頌》的聲音充塞天地之間,象敲響的鐘磬。

魯國國君派人去給他贈送采邑,對他說:“請用采邑的收入做件衣服吧。”曾子不接受,使者又去了,曾子還不接受。使者說:“這不是先生您向國君要求的,而是國君要奉送您的,為什麽不接受呢?”曾子說:“接受的人往往害怕贈送的人,贈送的人往往對接受的人表現出驕縱,能不能使國君贈給我采邑而對我不驕縱,我很擔心這壹點啊 !”

“捉襟見肘”形容衣衫襤褸,引申為處境困難。

(《莊子?讓王》和《說苑?立節》 )

捉襟見肘的意思是:拉壹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於應付。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壹天,在地裏幹活時,看見壹只兔子飛奔過來,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從此他每天到地裏也不幹活,只是守著那棵樹樁,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什麽也沒等到,反而被人們恥笑。

“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通過僥幸獲得成功。

(出自《韓非子?五蠢》)

成語故事100字

拔苗助長

有個宋國人嫌自己的莊稼長得慢,就將禾苗壹棵棵拔高。他疲憊不堪地回版到家裏,對家人權說:“今天累壞了,我幫助莊稼長高啦!”他兒子趕忙到地裏去看,禾苗都已死了!

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為養護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只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壹廂情願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成語故事100字10篇

、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從前仙人王遠和麻姑,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王遠壹行很快就到蔡經家,但沒見到麻姑的到來,就派使者去請。麻姑到來說她奉命去巡視蓬萊,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成桑田,現在海水又退了壹半。王遠說那裏又要揚起塵土來了

2、不拘壹格

拘:限制;格:規格,方式。不局限於壹種規格或壹個格局。

清朝思想家龔自珍面對腐敗的清 *** ,主張改革,提倡禁煙,得不到朝廷重用。48歲毅然辭官歸隱,在路過鎮江時看到當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詩壹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

3、了如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著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裏給人家看壹樣。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廟,在廟裏按始祖的等級依次排列設置靈位,每逢有大的行動、節日,帝王們就進廟祭祖,稱為“啰”禮。很多人對啰禮不理解,向孔子請教。孔子認為魯國的宗廟違背了周禮,他避而不談,指著手掌說:“知道啰禮的人治國就了如指掌

4、長風破浪

比喻誌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南朝宋國著名將領宗愨從小就有雄心壯誌,喜歡舞槍弄劍,他的叔父宗炳問他的誌向,他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裏浪!”,後來他帶兵攻打林邑國,運用計謀取勝,被封為左衛將軍

5、拔苗助長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從前宋國壹個農夫擔心自己田裏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三天過去了,禾苗沒見動靜。他想出壹個辦法,就急忙奔到田裏,把禾苗壹棵棵拔高壹些。回去對兒子說禾苗長高了壹大截,兒子跑到田裏壹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壹葉障目

眼睛被壹片樹葉擋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個書呆子從古書上讀到“蟬翳葉”的故事,信以為真,就四處尋找,把蟬躲藏處的樹葉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臉作試驗,問妻子能不能看見他。妻子氣憤說看不見。他就拿這片樹葉去街上行竊,被抓後說:“我壹葉障目,妳們能看見嗎?”

7、千呼萬喚

形容再三催促。

白居易用詩歌為民請命,得罪了當時的權貴。因此被貶到江州做司馬。他來到潯陽江邊與即將離別的朋友送行,風吹著蘆葦傳來陣陣淒涼。他們上船喝起了酒來,江面上傳來壹陣琵琶聲。他們驅船靠近,千呼萬喚才見到那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

8、杯水車薪

用壹杯水去救壹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決不了問題。

從前有壹個樵夫在山上打柴,聽到救火聲就跑去救火。後來他的柴車也著了火,正好看到路邊有壹個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邊去裝水來救火,但火勢太大,壹杯水根本就是無濟於事,壹整車柴全部被燒毀

9、栩栩如生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壹樣。

莊子寫出了這樣壹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夢見自己變成壹只美麗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

10、三顧茅廬

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劉備和關羽、張飛親自到臥龍岡拜見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第三次終於見到諸葛亮,誠心請諸葛亮出山

11、以壹當十

當:相當。壹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公元506年,孫武率三萬精兵攻打楚國,消滅20多萬楚軍,創造壹個以壹當十的戰例

12、道聽途說

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古時學者艾子的鄰居毛空是壹個不務正業的人,經常把外邊聽到的事情加以誇大說給艾子聽。壹次他說:“壹只鴨子壹次下了100個蛋。”艾子不信,他又說天上掉下壹塊二十丈長十丈寬的大肉,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他親耳聽來的

13、壹片冰心

冰心:清潔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詩人王昌齡官場屢屢失意,觸犯了權貴豪門,壹再被貶,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純潔而 *** ,決心不與那些人同流合汙,他在《芙蓉樓送辛漸》詩中流露出這樣的情感:“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14、按圖索驥

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春秋時期相馬專家孫陽(伯樂)根據自己的相馬經驗寫了《相馬經》,他的兒子很想把相馬的絕技學到手,熟讀《相馬經》,根據經書上的標準選出的“千裏馬”——壹只癩蛤蟆回家向其父報喜,伯樂看後哭笑不得

15、氣壯山河

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北宋時期,趙鼎21歲中進士受到宰相吳敏的賞識,調到都城開封任職。金兵南下,宋欽宗驚慌失措,趙鼎主張抗金到底,可是宋欽宗不予理睬。北宋滅亡後,趙鼎仍然堅持抗金,秦檜迫害他,他只好寫下:身騎箕,尾歸天上,氣壯山河壯本朝

16、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

春秋時期,實力弱小的息國從鄭國發動戰爭,結果被打敗。原因是不正確分析敵我雙方的力量,分不清敵人與朋友,不團結鄰國,結果沒過多久息國被楚國消滅

17、雞犬不寧

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做司馬,他目睹了民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慘局面,寫了壹篇《捕蛇者說》。該散文描述壹個捕蛇者寧願冒著生命危險捕蛇,也不願種地,因為貪官汙吏們搞得當地雞犬不寧

18、力不從心

心裏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東漢時期,班超為平定匈奴作亂,70多歲還在西域作戰,他身體日漸衰弱,上書漢和帝要求回中原養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書奏請說班超老了,再有戰事就力不從心了,漢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折,不斷地點頭,於是下詔讓班超回京

19、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齊威王當上國王後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喜歡聽別人彈琴。鄒忌攜琴前去拜見齊威王,就是光說不彈,並把不彈琴的道理與治國聯系起來,使齊威王明白治國的道理,齊威王任命鄒忌為相國。鄒忌以自身形象影響齊威王有自知之明

20、誨人不倦

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經歷新鄭之病,他們不得不在當地住了幾月,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幹農活。孔子心裏不高興,壹反誨人不倦的習慣,承認不如老農。樊遲只好向當地農民請教,終於種出了葫蘆、扁豆等

成語故事100字

1.《全無心肝》

南朝陳後主陳叔寶在亡國後被俘到長安,隋文帝對他比較優待,不在他面前演奏吳地的樂曲,以防止他聽到後引發亡國之痛,不料,後來看守陳後主的官員報告隋文帝說,陳後主想得壹個官號,隋文帝便說:“叔寶全無心肝。”比喻不知羞恥。

成語故事100字左右

氣壯山河

出處宋·陸遊《老學庵筆記》 趙元鎮丞相與謫朱崖,病亟,自書銘旌:“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 山河壯本朝。” 釋義 比喻人的豪邁之氣如同高山大河。 故事 南宋大臣趙鼎出身貧寒,四歲就失去父親,在母親撫養和 教育下成長。他二十壹歲考中進士,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

以卵擊石

出處《墨子·貴義》 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 不可毀也。 釋義“以卵投石”也稱“以卵擊石”,意思是雞蛋碰石頭。比喻自 不量力,自取滅亡。 故事 有壹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齊國。途中遇見壹個叫“曰”的人, 對墨子說:“您不能往北走

之乎者也

出處: 《湘山野錄》 (太祖)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普 對曰:“語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釋義: 譏諷文人咬文嚼字,不講實際。 故事: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當上皇帝以後,準備拓展外城。 他來到朱雀門前,擡頭看見門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