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疲憊,體力耗盡。形容極度疲乏。
成語解釋
精神疲乏,氣力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
出處漢·焦延壽《焦氏易林·巽》:“蹇驢不材,駿驥失時,筋勞力盡,罷於沙丘。”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雖時侵掠,小有所得,力盡筋疲,不償其費。”
例句我才逃到這裏來,已經~了,還有什麽辦法呢? ◎巴金《寒夜》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
引證解釋
見“ 精疲力竭 ”。
精疲力竭
成語解釋
竭:盡。精神、力氣消耗已盡。形容非常疲勞。
出處宋·司馬光《司馬溫公文集·卷二·道傍田家》詩:“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例句他~地倒在沙發靠背上,壹口壹口地喘著氣。 ◎巴金《秋》十四
語法聯合式;作狀語;指體力消耗已盡
引證解釋
精神、力氣消耗已盡。形容疲乏之極。
清 李漁 《奈何天·攢羊》:“既然晝夜兼行,到了住馬的時節,自然精疲力竭,好酒貪眠,與死人無異了。”
巴金 《秋》十四:“他精疲力竭地倒在沙發靠背上,壹口壹口地喘著氣。”
亦作“ 精疲力盡 ”。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走得精疲力盡,想找壹輛馬車,也找不著。”
楊沫 《青春之歌》第壹部第八章:“這有什麽用?理想是理想,事實又是事實。我相信妳不久就會撞得精疲力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