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秦暮楚(zhāo qín mù chǔ)
釋義: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侯小國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
出自宋·晁補之《雞肋集·北渚亭賦》:“托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造句:妳看他那朝秦暮楚的模樣,壹看就不是值得托付的人。
2、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
釋義:是聰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比喻辦事反復無常,經常變卦。
出自《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
造句:他是壹個朝三暮四的人,妳最好不要和他有過多往來。
3、招花惹草(zhāo huā rě cǎo)
釋義:指挑逗、勾引女子。
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回:“那壹雙積年招花惹草,慣細風情的賊眼,不離這婦人身上。”
造句:他壹直很不安分,喜歡招花惹草。
4、三心二意(sān xīn èr yì)
釋義:意思是壹,意誌不堅定,猶豫不決。二,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用心,不專壹。
出自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壹折:“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造句:既然已經結婚了,就不該三心二意的了。
5、見異思遷(jiàn yì sī qiān)
釋義:指意誌不堅定,喜愛不專壹。易受貶義。形容人意誌不堅定;易受外物引誘;就變化想法。
出自 《管子·小匡》:“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造句:他是壹個見異思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