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關於交友的成語故事文言文

關於交友的成語故事文言文

1. 關於交友的詩句文言文

關於交友的詩句文言文 1.關於交友的古詩

結交非賢者,難免生愛憎。

——孟郊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鮑溶 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

——李白 相知在急難,獨處亦何益。 ——李白 交友投分,切磨箴視。

——周興嗣 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劉義慶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 孔子 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

——馮夢龍 人之於就兼相愛、交相利也,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於天下。——墨翟 偽裝的朋友要比兇惡的敵人更壞。

——普卡利西爾 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 ——約翰·雷 君子慎所擇,休與毒獸伍。

——張汪玉 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華羅庚 以酒交友,與酒壹樣,僅壹晚而已。

——羅高 我既找不到壹個完全獻身於我的朋友,我就必須有些能以其推動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 ——盧梭 在歡樂時,朋友會認識我們;在患難時,我們會認識朋友。

——科林斯 壹個正直的人要經過長久的時間才能看得出來,壹個壞人只要壹天就認得出來。——索福克勒斯 親戚是不可選擇的,而朋友卻可以。

——德·利勒 仁愛的話,仁愛的諾言,嘴上說起來的容易的,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見朋友的真心。 ——克雷洛夫 蔗味老彌甘,交情久更摯。

——袁牧 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弘壹法師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為必要;在幸運中,高尚的朋友更為必要。

在不幸中,尋找朋友出於必需;在幸運中,尋找朋友出於高尚。 ——亞裏士多德 要這樣生活;使妳的朋友不致成為仇人,使妳的仇人卻成為朋友。

——畢達哥拉斯 最善於應付對外面敵人的恐懼的是盡量交友;對於不能交為朋友的人,至少要避免和他們結怨;要是連這個也辦不到,就要盡可能地避免和他們往來,為自己的利益疏遠他們。——伊壁鳩 沒能弄清對方的底細,決不能掏出妳的心來。

——巴爾紮克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 親戚是上帝賜予我們的、朋友是我們自己挑選的。

——馬姆福爾德 李白:《贈友人三首》 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

謬接瑤華枝,結根君王池。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吹。

餘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袖中趙匕首,買自徐夫人。

玉匣閉霜雪,經燕復歷秦。其事竟不捷,淪落歸沙塵。

持此願投贈,與君同急難。荊卿壹去後,壯士多摧殘。

長號易水上,為我揚波瀾。鑿井當及泉,張帆當濟川。

廉夫唯重義,駿馬不勞鞭。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慢世薄功業,非無胸中畫。謔浪萬古賢,以為兒童劇。

立產如廣費,匡君懷長策。但苦山北寒,誰知道南宅。

歲酒上逐風,霜鬢兩邊白。蜀主思孔明,晉家望安石。

時人列五鼎,談笑期壹擲。虎伏被胡塵,漁歌遊海濱。

弊裘恥妻嫂,長劍托交親。夫子秉家義,群公難與鄰。

莫持西江水,空許東溟臣。他日青雲去,黃金報主人。

李白:《陳情贈友人》 延陵有寶劍,價重千黃金。觀風歷上國,暗許故人深。

歸來掛墳松,萬古知其心。懦夫感達節,壯士激青衿。

鮑生薦夷吾,壹舉置齊相。斯人無良朋,豈有青雲望。

臨財不茍取,推分固辭讓。後世稱其賢,英風邈難尚。

論交但若此,友道孰雲喪。多君騁逸藻,掩映當時人。

舒文振頹波,秉德冠彜倫。蔔居乃此地,***井為比鄰。

清琴弄雲月,美酒娛冬春。薄德中見捐,忽之如遺塵。

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他人縱以疏,君意宜獨親。

奈何成離居,相去復幾許。飄風吹雲霓,蔽目不得語。

投珠冀相報,按劍恐相距。所思采芳蘭,欲贈隔荊渚。

沈憂心若醉,積恨淚如雨。願假東壁輝,餘光照貧女。

李白:《贈從弟冽》 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獻主昔雲是,今來方覺迷。

自居漆園北,久別鹹陽西。風飄落日去,節變流鶯啼。

桃李寒未開,幽關豈來蹊。逢君發花萼,若與青雲齊。

及此桑葉綠,春蠶起中閨。日出布谷鳴,田家擁鋤犁。

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傅說降霖雨,公輸造雲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塗泥。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珪。

無由謁明主,杖策還蓬藜。他年爾相訪,知我在磻溪。

李白:《贈閭丘處士》 賢人有素業,乃在沙塘陂。竹影掃秋月,荷衣落古池。

閑讀山海經,散帙臥遙帷。且耽田家樂,遂曠林中期。

野酌勸芳酒,園蔬烹露葵。如能樹桃李,為我結茅茨。

李白:《贈錢征君少陽(壹作送趙雲卿)》 白玉壹杯酒,綠楊三月時。春風餘幾日,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如逢渭川獵,猶可帝王師。

李白:《贈宣州靈源寺仲浚公》 敬亭白雲氣,秀色連蒼梧。下映雙溪水,如天落鏡湖。

此中積龍象,獨許浚公殊。風韻逸江左,文章動海隅。

觀心同水月,解領得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談出有無。

李白:《贈僧朝美》 水客淩洪波,長鯨湧溟海。百川隨龍舟,噓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高價傾宇宙,餘輝照江湖。

苞卷金縷褐,蕭然若空無。誰人識此寶,竊笑有狂夫。

了心何言說,各勉黃金軀。 李白:《贈僧行融》 梁有湯惠休,常從鮑照遊。

峨眉史懷壹,獨映陳公出。卓絕二道人,結交鳳與麟。

行融亦俊發,吾知有英骨。海若不隱珠,驪龍吐明月。

大海乘虛舟,隨波任安流。賦詩旃檀閣,縱酒鸚鵡洲。

待我適東越。

2.交友的文言文

1. 四海之內皆兄弟

2.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 千金易得,知音難求

4. 結交非賢者,難免生愛憎。 ——孟郊

5.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鮑溶

6. 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 ——李白

7. 相知在急難,獨處亦何益。 ——李白

8. 交友投分,切磨箴視。 ——周興嗣

9. 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劉義慶

交友之道原文:

逢(péng)蒙學射於羿, 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己,於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 曰:“薄乎雲耳①,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zhúo)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仆曰:‘追我者誰也?’ 其仆曰:‘庾(yú)公之斯也。’ 曰:‘吾生矣’。 其仆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 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 (shèng)矢而後反②。”

3.關於朋友的文言文

原發布者:李鵬亞

關於朋友的文言文篇壹:關於朋友的文言文關於朋友的1、同心而***濟,始終如壹。——歐陽修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3、壹貴壹賤交情見。——駱賓王4、布衣之交不可忘。——李延壽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6、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漢書》7、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曹植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9、勢力之交難以經遠。——陸機10、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11、人生樂在相知心。——12、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張九齡13、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韓愈14、壹死壹生,乃知交情。壹貧壹富,乃知交態。壹貴壹賤,交情乃見。——《史記》15、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馮夢龍16、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陶潛17、朋友,以義合者。——朱熹18、君子交絕,不出惡聲。——《戰國策》19、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20、知音世所稀。——22、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遜誌齋集》2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易。系辭上》25、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李白26、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歐陽修27、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2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29、交情老更親。——30、相逢方壹笑,相送還成泣。——31、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李白3

4.古今的交友的古詩

渭城曲 王維. 唐代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李白遊安徽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用美灑來招待他,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臨別時,李白寫了《贈汪倫》壹詩以謝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很喜歡李商隱這首《夜雨寄北》

5.古人交友的古文

杵臼之交:指交友不分貴賤。

《聊齋誌異·成仙》:“文登周生,與成生少***筆硯,遂訂杵臼交。”——杵與杵交,臼與臼交,杵臼相交,如今再難有這樣的癡人了。

所謂“物以類聚”是也。布衣之交:指普通百姓相交。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以為布衣之交不得欺,況大國乎?”——布衣時易交,壹布衣變錦衣後再難與之交。蓋因“三句話不離本行”,已無***同語言也。

刎頸之交:指即使掉腦袋也不變心的朋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怎麽會有這樣的傻子?!君不見,當今多少“同林鳥”的夫妻,大難來時尚“各奔東西”,“識時務者為俊傑”啊!莫逆之交:指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北史·司馬膺傳》:“所以遊集,盡壹時名流。

與邢子才、王景等並為莫逆之友。”——所謂“莫逆”,不妨是有目的的伴裝的偽造的濫竽充數以假亂真的。

人生本是壹場戲,只要大家“交”得高興,又何必那麽計較和認真,非要揭穿它呢。忘年之交:指不計年歲長幼、以才能德行為主的交往。

《南史·何遜傳》:“南鄉範雲見遜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之交。”——在崇尚領導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當代,也是“長者”們為自己和親友預留下壹條後路的有效“交友”手段,何況還可得“平易近人”的佳名呢。

竹馬之交:指幼年之交。《世說新語·方正》:“帝曰:聊故復憶竹馬之好不?”——什麽年代了啊,還興這個?!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執著如初又何必呢,人是應該“向前(錢、權)看”的呀!君子之交:指看上去很平淡、重在道義的朋友。

《諸子·山林》:“君子之交淡如水”。——白開水有什麽好喝?還是喝可樂好!車笠之交:指不以貴賤而異的朋友。

《太平禦覽》卷四O六引周處《風土記》:“越俗性率樸,意親好合,即脫頭上手巾,解腰間五尺以與之為交,拜親跑妻,定交有禮…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雖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呵呵,這個恐怕是做給別人看的吧?君不見,當今“大人們”每次下鄉都要邀上記者或“長舌”呢!金石之交:指交誼深厚、如金石之堅固。

《漢書·韓信傳》:“今足下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今足下自以為與漢王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放眼今天,深以為是!金蘭之交:指友情契合、如兄弟般的朋友。

《世說新語·賢嬡》:“山公與嵇、阮壹面,契若金蘭。”——“親兄弟”還“明算帳”,何況朋友?!只不過“契若金蘭”罷了。

6.關於交友的古詩詞大全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7.古代交友的成語故事文言文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遇或樂曲高妙。《列子·湯問》:“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典故出處

《列子·湯問》:“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人物簡介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註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註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

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鐘子期是壹個戴鬥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俞伯牙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

文言文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高山。鐘子期說:“妳彈得太好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巍峨的高山!”心裏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啊!我好像看見了奔騰的江河!”伯牙所思的,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鐘子期死後,伯牙覺得再也找不到知音了,於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8.請問文言文中有關“朋友”的詞語和詩句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李白) ②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贈別》杜牧) ③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戲贈杜甫》李白) ④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贈劉景文》蘇軾) ⑤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⑥勸君更盡壹杯酒,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22.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⑦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高適) ⑧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三孤。(《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⑨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淮上與友別》鄭古) ⑩楊柳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送別》無名氏) ⑾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送友人》李白) ⑿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送別》王維) ⒀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⒂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易水送別》駱賓王)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晉 傅玄《傅鶉觚集》) (2)近賢者聰,近愚者聵。

(唐 皮日休《耳箴》)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馬逢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 (5)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元 佚名《小尉遲》) (6)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 白居易《琵琶行》) (7)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朝宋 範曄《後漢書》) (8)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

(漢 劉向《說苑》) (9)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轉眼成仇人。 (明 方孝儒《朋友》) (10)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晉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 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三國.魏.曹植>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唐.張九齡>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 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沈中路分------唐.賀蘭進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 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 壹日不見,如三秋兮------>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贈別》杜牧) 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贈劉景文》蘇軾)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高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三孤。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淮。

9.關於交友的古詩句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鮑溶 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 ——李白 相知在急難,獨處亦何益。

——李白 交友投分,切磨箴視。 ——周興嗣 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劉義慶 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 ——馮夢龍 呦呦鹿鳴,食野之萍。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詩經·小雅·鹿鳴》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論語·顏淵》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山木》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莊子·山木》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

——《莊子·山木》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戰國策·趙策壹》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

——漢·樂府古辭上交不諂,下交不驕,則可以有為矣。 ——漢·揚雄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魏)·曹操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裏逢迎,高朋滿座。

——唐·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唐·張九齡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唐·李白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唐·杜甫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 ——唐·祖詠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劉禹錫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沈中路分。 ——唐·賀蘭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