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 bìng rù gǔ suǐ
釋義 病到骨頭裏。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治。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
出處 《韓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詞目 壹病不起
發音 yī bìng bù qǐ
釋義 得病後病情壹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詞目 病入膏肓
發音 bìng rù gāo huāng
釋義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 《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示例 吾觀劉琦過於酒色,~,今見面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
詞目 貧病交加
發音 pín bìng jiāo jiā
釋義 貧窮和疾病壹起壓在身上。
出處
示例 因為~,他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詞目 病魔纏身
發音 bìng mó chán shēn
釋義 指長期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