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拼音:響徹雲霄[xiǎngchèyúnxiāo]。
用法:教室裏學生們的情緒高漲,歌聲響徹雲霄。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壹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例句:球場上人聲鼎沸,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隊伍加油。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響亮。
近義詞:
壹、繞梁三日[ràoliángsānrì]
釋義:聲音連續不斷。形容聲音非常美妙。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講者希望~,聽者希望不知肉味,實在不容易。
二、余音繚繞[yúyīnliáorào]
釋義: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回蕩。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壹下子忘掉。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蕩人心田,久久不能平息,讓吳雲有種寧願就此沈睡,永遠都不要醒來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