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誇父的成語:頑強拼搏、不屈不撓、執著進取、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永不言敗、披荊斬棘、堅持不懈、誇父逐日、自不量力
1、誇父逐日
解釋:誇父:古傳說中的人名。誇父拚命追趕太陽。比喻人有大誌,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自:戰國 列子《列子·湯問》:“誇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 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釋義:誇父與太陽競跑,壹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河喝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誇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誇父丟棄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形容自不量力。
2、不屈不撓
解釋: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釋義:西漢成帝有個宰相名叫王商(即樂昌),為人誠懇忠實,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十分頑強。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形容人頑強。
3、自不量力
解釋: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三》:“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釋義:楚國十分強固,有侵略之意,可是薛邑也實在自不量力。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4、鍥而不舍
解釋: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戰國 荀子《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釋義:(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麽)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麽)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5、披荊斬棘
解釋:劈開叢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創業過程中或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
出自:南宋 範曄《後漢書·馮異傳》:“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釋義:為我披荊斬棘,平定關中!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創業的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