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欺師滅祖
拼音:[ qī shī miè zǔ ]
釋義:欺負師傅與背叛祖先。形容背棄原來的師承祖制。
2.?遺訓余風
拼音:[ yí xùn yú fēng ]
釋義: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
出處:〖出處〗《宋書·明帝紀論》:“聖人立法垂制,所以必稱先王,蓋由遺訓余風,足以貽之來世也。”
3.?霜露之悲
拼音:[ shuāng lù zhī bēi ]
釋義: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終制》:“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有時齋供。”
4.?四世三公
拼音:[ sì shì sān gōng ]
釋義:東漢 袁紹 ,自其高祖至父輩,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時稱“四世三公”。
5.?開山鼻祖
拼音:[ kāi shān bí zǔ ]
釋義:比喻壹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
出處:孫犁《關於中篇小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中篇小說的開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