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有錯誤就改正的四字成語

形容有錯誤就改正的四字成語

形容有錯誤就改正的四字成語

1.形容發現問題及時改正的四字詞語有哪些痛改前非,迷途知返,苦海無邊,棄舊圖新,浪子回頭,

負荊請罪,改邪歸正,幡然悔悟,洗心革面,棄惡從善

1.痛改前非

[tònggǎiqiánfēi]

痛:徹底;非:錯誤。徹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錯誤

2.迷途知返

[mítúzhīfǎn]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來。迷了路知道回來。比喻發覺自己犯了錯誤,知道改正。

3.回頭是岸

[huítóushìàn]

佛家語,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轉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獲得超度。後比喻做壞事的人,只要決心悔改,就有出路。

4.棄舊圖新

[qìjiùtúxīn]

拋棄舊的,謀求新的。多指由壞的轉向好的,離開錯誤的道路走向正確的道路。

5.浪子回頭

[làngzǐhuítóu]

浪子:二流子。不務正業的人改邪歸正。

6.負荊請罪

[fùjīngqǐngzuì]

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7.改邪歸正

[gǎixiéguīzhèng]

邪:不正當、不正派;歸:回到。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不再做壞事。

8.幡然悔悟

[fānránhuǐwù]

思想轉變很快,徹底悔悟

9.洗心革面

[xǐxīngémiàn]

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悔改。

10.棄惡從善

[qìècóngshàn]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2.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的四字成語撟枉過正、過為已甚、枉矯過激、過猶不及、矯枉過正。

壹、撟枉過正白話釋義:指糾正偏差而超過必要的限度。朝代:東漢作者:·班固出處:《漢書·諸侯王表序》:“而藩國大者誇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往過其正矣。”

翻譯:而大的藩國跨州兼郡,連城數十座,宮室、百官制度同京城,可以說是翹到超過正常的。二、過為已甚白話釋義:做得過分,超過恰當的分寸。

朝代:春秋作者:孟子出處:《孟子·離婁下》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3038:“仲尼不為已甚者。”翻譯:孔子不做過頭的事三、枉矯過激白話釋義: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朝代:明作者:文征明出處:·《鐵柯記》:“昔劉器之不為枉矯過激之行,而耿挺特達,卓有建明。”翻譯:過去型器的不算枉矯正過於偏激的行為,而耿挺拔達,董卓有建樹四、過猶不及白話釋義:指事情做得過分了,就像做得不夠壹樣,都是不好的。

猶:如,同。不及:不足。

朝代:春秋作者:多人所作出處:《論語·先進》:“子曰:‘過猶不及。’”翻譯:情做得過分了,就像做得不夠壹樣,都是不好的五、矯枉過正白話釋義:把彎曲的東西扭直,結果過了頭,又歪向另壹方。

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朝代:南宋作者:範曄出處:《後漢書·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於矯枉過正之檢。”翻譯:到了清世;那麽再進入矯枉過正的檢查。

3.形容改正錯誤的成語有哪些迷途知返、改過自新、改邪歸正、朝過夕改、洗心革面。

壹、迷途知返

白話釋義:迷失道路,知道回來。比喻覺察了自己的錯誤,知道改正。

出處:《三國誌·魏誌·袁術傳》:“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朝代:晉

作者:陳壽

譯文:若覺察了自己的錯誤,知道改正,還可以免了他的罪。

二、改過自新

白話釋義:也說悔過自新。改正過錯,重新做人。

出處:《史記·吳王濞列傳》:“德至厚,當改過自新。”

朝代:漢

作者:·司馬遷

譯文:道德到了深厚的地步,就當改正過錯,重新做人。

三、改邪歸正

白話釋義:離開邪路,回到正路上來。指改正錯誤,重新做人。

出處:·《景德傳燈錄》:“今可舍邪歸正以入佛乘。”

朝代:宋

作者:釋道原

譯文:現在離開邪路,回到正路上來便可入佛乘。

四、朝過夕改

白話釋義:形容改正錯誤快。

出處:《漢書·翟方進傳》:“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朝代:東漢

作者:班固

譯文:早上犯的錯,晚上就改正了,這才是君子的所作所為啊

五、洗心革面

白話釋義:清除壞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改過自新。

出處:《淳熙己亥論盜賊劄子》:“自今以始,洗心革面。”

朝代:宋

作者:辛棄疾

譯文:從現在開始,清除壞思想,改變舊面貌。

4.形容“錯”的四字成語有哪些形容“錯”的四字成語有:壹念之錯、大錯特錯、壹錯百錯、差三錯四、陰差陽錯

1、壹念之錯[yīniànzhīcuò]

基本釋義:念:念頭、主意;錯:錯誤。壹個念頭的差錯。常指因此造成嚴重的後果。

出處:宋·曾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34慥《類說》卷四十七引《遁齋閑覽》:“壹念之誤,乃至於此。”宋·陸遊《丈人觀》:“我亦誦經五千文,壹念之差墮世紛。”

例句:守其在我,聽其在天,是或壹道。所怕者,磨易磷,涅易緇,壹念之錯,終身之悔耳!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八回

2、大錯特錯[dàcuòtècuò]

基本釋義:強調錯誤到極點。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

例句:如果把目前存在的壹些問題任意誇大,甚至顛倒黑白,,那就大錯特錯了。

3、壹錯百錯[yīcuòbǎicuò]

基本釋義:指在關鍵問題上錯了,其它有關的事情也無壹不錯。

出處:宋·無名氏《西巖和尚語錄·慶元府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禪寺》:“累及後代兒孫,往往從而錯傳,壹錯百錯,濫觴不止。”

例句:此處不論善念惡念,更無虛假。壹是百是,壹錯百錯。明·王陽明《傳習錄》卷上

4、差三錯四[chāsāncuòsì]

基本釋義:顛倒錯亂。形容差錯很多或虛假不實。

出處: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這小廝本說的丁壹確二,這婆子生扭做差三錯四。”

例句:賬目要清楚正確,千萬不要差三錯四的。

5、陰差陽錯[yīnchāyángcuò]

基本釋義: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出處:明·王逵《蠡海集·歷數》:“陰錯陽差,有十二月,蓋六十甲子分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為陽辰,故有陰錯;己卯、己酉為陰辰,故有陽差也。”

例句:從古到今,人世間有過多少這樣的陰差陽錯!這類生活悲劇的演出,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壹個人的命運,而常常是當時社會的各種矛盾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