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 應答如響是什麽意思?有什麽樣的典故和故事?

成語: 應答如響是什麽意思?有什麽樣的典故和故事?

成語: 應答如響 成語簡解

編號 : 5028

成語 : 應答如響

註音 : |ㄥˋ ㄉㄚˊ ㄖㄨˊ ㄒ|ㄤˇ

漢語拼音 : yìng dá rú xiǎng

參考詞語 : 應對如流

釋義 : 義參「應對如流」。見「應對如流」條。

Emoji符號 : 應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應答如響”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應對如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應對如流」原作「應答如流」。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孔融十二歲時,隨父親到洛陽。孔融聽說李膺自命不凡,非世家通好者不見,就想要見見李膺,看看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孔融到了李府,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的世交,煩請通報壹聲!」守門人稟告李膺後,李膺答應接見孔融。李膺見了孔融,問他說:「我和妳並不相識,妳怎麽說我們是世交呢?」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妳的祖先老子道德仁義修養同等高深,我們當然是世交啊!」李膺對孔融敏捷的反應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跟他壹起談論百家經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再也不輕視他是個小孩子了。後來「應對如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

典源 : 此處所列為「應對如流」之典源,提供參考。《後漢書》逸文(據《太平禦覽.卷四六三.人事部.辯上》引)孔融字文舉,孔子世孫也。李膺為河南尹,恃才倨傲,誡守門者,非吾通家子孫,不得輒通。融年十二,入洛,欲以觀其人,乃謂守門者曰:「吾與李君通家子孫耳。」守門者告膺,膺呼召問曰:「卿與吾有何所故?」融曰:「臣先君孔子與公老君同德比義,則臣與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悅,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 須食。 」膺曰:「教卿為客之禮,主人問食,但讓不須。」融曰:「不然。教君為主之禮,但置於食,不須問客。」膺慚乃嘆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 如何? 」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後與膺1>談論百家經史,應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註解〕 (1)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楷李元禮」。凡為他所接納者,稱為「 登龍門 」。反對宦官專權,曾殺張朔,宦官畏懼。靈帝時,與竇武、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書證 : 01.《梁書.卷三○.徐摛列傳》:「摛商較縱橫,應答如響,高祖甚加嘆異,更被親狎,寵遇日隆。」

成語接龍

“響”字開頭的成語

響遏行雲

“應”字結尾的成語

心手相應

“應”字開頭的成語

應接不暇

應對如流

應聲蟲

應機立斷

應答如流

應手從心

應風披靡

應答如註

應病與藥

應變隨機

應規蹈矩

應權通變

應接無暇

應答如響

“響”字結尾的成語

不同凡響

靡靡之響

不為凡響

應答如響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應答如響。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應答如響”分成的單字詳解:

應, 答, 如, 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