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孟子中的成語有哪些?

孟子中的成語有哪些?

《孟子》中有哪些成語

明察秋毫(梁惠王章句上)

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孫醜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公孫醜下)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滕文公上)

為富不仁(滕文公上)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滕文公上)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

君子犯義,小人犯刑(離婁上)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離婁上)

授受不親(離婁上)

好為人師(離婁上)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人恒敬之(離婁上)舍生取義(告子上)

登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盡心上)

民為貴,社稷次之,群為輕(盡心下)

孟子的成語有哪些

季孟之間

發音jì mèng zhī jiān釋義這裏指春秋時魯國三家大貴族中勢力最大的季氏和勢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兩者之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出處《論語·微子》:“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孟子壹書中的成語有哪些,至少十個孟子書中的哦

詞目 紅杏出墻

發音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釋義

形容春色正濃,情趣盎然。

出處

宋·葉紹翁《遊小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孟子的書中成語

《孟子》中的語言,包括用以幫助說理的比喻、寓言等,多為後人引用,並逐漸化為成語。《梁惠王上》不遠千裏,五十步笑百步,明察秋毫,始作俑者,緣木求魚,引領而望,挾泰山以超北海,寡不敵眾《梁惠王下》妻離子散,匹夫之勇,出爾反爾,與民同樂,顧左右而言他,水深火熱,救民水火,簞食壺漿,流連忘返《公孫醜上》揠苗助長,事半功倍,出類拔萃,與人為善,解民倒懸,具體而微,心悅誠服,反求諸己《公孫醜下》彼壹時,此壹時(此壹時,彼壹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地利人和,舍我其誰,綽綽有余《滕文公上》為富不仁,守望相助《滕文公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亂臣賊子,吊民伐罪《離婁上》為淵驅魚,自暴自棄,不虞之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手舞足蹈,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離婁下》赤子之心,好為人師,不為己甚,左右逢源,夜以繼日《萬章上》自怨自艾,先知先覺《萬章下》卻之不恭,知人論世《告子上》專心致誌,壹暴十寒,舍生取義,杯水車薪《告子下》以鄰為壑 拒人千裏《盡心上》獨善其身,習焉不察,不言而喻,引而不發,仁民愛物,當務之急,壹毛不拔《盡心下》盡信書,不如無書,茅塞頓開,言近旨遠,同流合汙

與孟子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明察秋毫

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

出類拔萃(《公孫醜章句上》

為富不仁

壹傅眾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

好為人師(《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

夜以繼日(《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

金聲玉振(《萬章句下》) 互 壹曝十寒

專心致誌(《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

同流合汙(《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梁惠王章句下》 )

綽綽有余(《公孫醜章句下》)

自怨自艾(《萬章句上》)

不言而喻(《盡心章句上

出自《孟子》的成語有哪些?

《孟子》的故事和成語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為了他有壹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壹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麽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麽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麽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麽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裏有的是肥肉,馬廄裏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麽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麽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麽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壹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采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麽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壹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壹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壹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壹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妳雖然愛百姓,可妳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4、壹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壹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壹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壹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妳把它在陽光下曬了壹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裏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壹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壹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壹離開妳,那些奸臣又來哄騙妳,妳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麽辦呢?"按著,他使打了壹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妳不專心致誌,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壹個專心致誌,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壹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壹個師傅教的,壹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麽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壹樣啊;"這是壹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壹樣東西、做好壹件事情,是非專心致誌、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壹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麽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壹,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壹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壹暴十寒"壹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恒心,作輟無常的壹種說法。例如壹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

孟子成語有哪些

明察秋毫

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

出類拔萃(《公孫醜章句上》

為富不仁

壹傅眾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

好為人師(《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

夜以繼日(《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

金聲玉振(《萬章句下》)

壹曝十寒

專心致誌(《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

同流合汙(《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梁惠王章句下》 )

綽綽有余(《公孫醜章句下》)

自怨自艾(《萬章句上》)

不言而喻(《盡心章句上

關於孟子的成語

明察秋毫

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

出類拔萃(《公孫醜章句上》

為富不仁

壹傅眾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

好為人師(《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

夜以繼日(《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

金聲玉振(《萬章句下》)

壹曝十寒

專心致誌(《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

同流合汙(《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梁惠王章句下》 )

綽綽有余(《公孫醜章句下》)

自怨自艾(《萬章句上》)

不言而喻(《盡心章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