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初出茅廬的成語典故

初出茅廬的成語典故

 初出茅廬的意思是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妳們想要了解初出茅廬的典故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出茅廬的成語典故,供大家閱讀!

初出茅廬的成語典故

 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並拜為軍師。而關羽、張飛對他不以為然。沒過多久,曹操派大將夏侯惇領十萬大軍攻打新野,劉備找諸葛亮商議,諸葛亮說:"怕眾將不聽我令,願借主公印劍壹用。"劉備忙將印劍交給諸葛亮。諸葛亮開始集眾點將。

 命關羽帶壹千人馬埋伏在豫山,放過敵人先頭部隊,看到起火,迅速出擊。張飛帶壹千人馬埋伏在山谷裏,待起火後,殺向博望城。關平、劉封帶五百人馬,在博望坡後面分兩路等候,敵軍壹到,立刻放火。又把趙雲從樊城調來當先鋒,只許敗不許勝。劉備帶壹千人馬作後援。

 關羽忍不住問:"我們都去打仗,先生幹什麽?"諸葛亮說:"我在城中坐等。"張飛大笑說:"我們都去拼命,先生妳好逍遙!"諸葛亮說:"印劍在此,違令者斬!"關羽、張飛無話,冷笑著走了。在戰鬥中,各將按諸葛亮吩咐行事,直殺得曹兵丟盔棄甲。諸葛亮初次用兵,神機妙算,大獲全勝。關羽、張飛等佩服的五體投地。

初出茅廬的成語解析

 [釋義]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後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語出]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壹功。?

 [辨形] 茅廬;不能寫作?毛蘆?。

 [近義] 初露頭角 乳臭未幹 初露鋒芒

 [反義] 老成持重 老馬識途

 [用法] 可用來比喻人剛參加工作;沒有經驗。也可用作謙詞。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動賓式。

初出茅廬的成語造句

 1. 對於壹個初出茅廬的國家而言,這些畫作就如同史書壹般重要。

 2. 在這人浮於事的年代,初出茅廬者切忌好高騖遠,以免高不成低不就。

 3. 我雖然初出茅廬,缺少經驗,卻有壹股學習的熱誠。

 4. 四人似乎都以為他們所處的偏遠地區將從工黨初出茅廬的光纖寬帶系統中獲利,而阿博特先生承諾要拋棄這個項目。

 5. 1938年,當時初出茅廬的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內科醫生科爾夫,親眼目睹了壹位年輕人因暫時性腎衰而漫長痛苦的死亡過程。

 6. 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在登山這行已經是個相當有經驗的人了,而我卻是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

 7. 在她的熒屏處女秀上,巴考爾就展現了大部分初出茅廬的小明星所夢寐以求的性感魅力。

 8. 初出茅廬,眼高手低正常事,但是切記,勿要心高氣傲養成挑三揀四的習慣,對於大事做不來,那麽就把小事做好,記住,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

 9. 紈絝者初出茅廬,不知所謂,便淹死在天武大陸這潭無盡深水之中;武道大能者神通廣大,擔山趕月、追星逐日、焚天煮海、法天象地、三頭六臂?無所不能。

 10. 世上女子像張出塵這樣獨具慧眼的恐怕鳳毛麟角,楊廣和韓世諤,壹個是君臨天下的主宰,壹個不過初出茅廬的小將,侯蘇蘇會選擇誰,還真不好說。

 11. 他們打死也不會想到,如此精妙絕倫的計策,會在壹個初出茅廬,名不見經傳的小姑娘面前失去神奇的功效。

 12. 這樣壹來即使壹個闖蕩江湖數十載的老手也不免要墜入這個陷阱裏面,更何況石破天也早不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後生小子。

 13. 1999年,21歲的高堯初出茅廬,深受主教練桑特拉齊賞識,在決賽中,他首發出場與舒暢搭檔中後衛,化解實德隊多次有威脅進攻。

 14. 等壹等,看壹看,讓那些初出茅廬,心急如火,按捺不住的人,先跳出來表演。

 15. 20多年前,哈爾濱的?戰火硝煙?成就了說書人王剛,也成就了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林達信。

 16. 明凈大師誇獎了,晚輩不敢當,只是本著扶危濟困,懲強除惡的法旨,初出茅廬就當做歷市罷了。

 17. 周星馳和這些香港影視圈未來中堅初出茅廬的歲月,正是邵氏電影公司沒落、嘉禾如日中天、新藝城興起與TVB壯大之時。

 18. 簡鐵環初出茅廬,首戰告捷,尤其是俘獲敵人坦克,可謂是獨出心裁,記特等功壹次。

 19. 壹些初出茅廬之輩,此番前來也算是開闊眼界的壹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