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掛齒 不足:不值得;掛齒:放在嘴上講。表示不值得壹提。
寸絲不掛 原為佛家語,比喻心中無所牽掛。後多指赤身裸體。
對景掛畫 比喻本身的舉動恰恰和客觀情形相應。
掛冠歸去 冠:帽子,這裏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回家。
掛冠求去 掛冠:把官帽掛起來。脫下官帽要求離去。比喻辭官歸隱。
掛羊頭,賣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
掛壹漏萬 掛:鉤取,這裏指說到,提到;漏:遺漏。形容說得不全,遺漏很多。
掛印懸牌 懸:掛。高掛官印、告牌(舊時官府用以喻示下級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擔任官職。
何足掛齒 足:值得;掛齒:提及,談及。哪裏值得掛在嘴上。不值壹提的意思。
羚羊掛角 羚羊夜宿,掛角於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牛角掛書 比喻讀書勤奮。
牽腸掛肚 牽: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壹邊不管。
*** 原是佛教用來比喻人沒有壹絲牽掛。後指人裸體。
補闕掛漏 闕:缺;漏:遺漏。指彌補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齒頰掛人 指為人們所稱道。
分心掛腹 形容十分掛念。
封刀掛劍 比喻運動員結束競技生涯,不再參加正式比賽。
封金掛印 指不受賞賜,辭去官職。
掛燈結彩 懸掛紅燈,系結彩綢。表示喜慶。
2. 四字詞語壹什麽不什麽1、壹絲不茍
成語拼音:yī sī bù gǒu
成語解釋:茍:茍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2、壹蹶不振
成語拼音:yī jué bù zhèn
成語解釋: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到失敗;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3、壹字不易
成語拼音:yī zì bù yi
成語解釋:文字精醇,壹個字也不能更改。也用於指抄襲者壹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
4、壹塵不到
成語拼音:yī chén bù dào
成語解釋:形容清凈純潔。
5、壹介不取
成語拼音:yī jiè bù qǔ
成語解釋:壹介:壹粒芥菜子,形容微小。壹點兒小東西也不拿。形容廉潔、守法,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壹點都不要。
3. 四字成語壹什麽不什麽*** 、
壹絲不茍、
壹虎不河、
壹毛不拔、
壹塵不染、
壹竅不通、
壹文不值、
壹定不易、
壹臥不起、
壹言不發、
壹錢不值、
壹介不取、
壹瞑不視、
壹塵不到、
壹物不知、
壹谷不登、
壹筆不茍、
壹事不知、
壹跌不振、
壹塵不緇、
壹定不移、
壹毫不差、
壹毫不茍、
壹蹶不興、
壹病不起、
壹字不易、
壹文不名、
壹錢不名、
壹腳不移、
壹毫不染
4. 不什麽不什麽四字成語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
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不茶不飯 不思飲食。
形容心事重重。 不癡不聾 人不傻,耳朵也不聾。
常與“不成姑公”連用,意為不故作癡呆,不裝聾作啞,就不能當阿婆阿公。形容長輩要寬宏大量。
不瞅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 不打不成相識 指經過交手,彼此了解,結交起來就更投合。
不悱不發 悱:心裏想說而說不出來。發:啟發。
指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不憤不啟 憤:心裏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啟:啟發。
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不豐不殺 豐:厚;殺:減少。不奢侈也不嗇儉。
不增加也不減少。 不尷不尬 比喻左右為難,不好處理。
也形容樣子別扭。 不古不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現代都不曾有過。
原譏諷人學無所得卻故作詭異。後常比喻折衷。
不管不顧 指對人不照料,也指舉動莽撞,不顧別人。 不哼不哈 不言語,該說而不說。
不即不離 即:接近,靠近;離:疏遠,離開。指對人既不接近,也不疏遠。
多指對人似親非親、似疏非疏的關系。 不疾不徐 疾:急速。
徐:緩慢。不急不慢。
指處事能掌握適度的節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不稼不穡 稼:播種;穡:收獲谷物。
泛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不驕不躁 不驕傲,不急躁。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現代都不曾有過。原譏諷人學無所得卻故作詭異。
後常比喻折衷。 不矜不伐 矜、伐:自誇自大。
不自經為了不起,不為自己吹噓。形容謙遜。
不亢不卑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不愧不作 愧、怍:慚愧。光明正大,問心無愧。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後比喻不成材。
不稂不莠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無野草。
後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 不倫不類 不倫:不同類。
既非這壹類,又非那壹類,形容成樣子或沒有道理。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
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不明不白 指說話含含糊糊,很不清楚。
也形容行為曖昧。 不偏不黨 不偏向任何壹方。
不偏不倚 倚:偏。不偏向任何壹方。
表示中立或公正。 不破不立 不破除舊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不屈不撓 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不日不月 指不計日月,沒有期限。 不三不四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樣子。
不衫不履 衫:上衣;履:鞋子。 *** 長衫, *** 鞋子。
形容不修邊幅的樣子。 不上不下 上不去,下不來。
形容進退兩難。 不生不滅 佛家語,認為佛法無生滅變遷,即“常住”之異名。
不識不知 沒有多少知識。舊喻民風淳樸。
不死不活 形容沒有生氣或處境尷尬。 不痛不癢 既不是痛,也不是癢。
原形容說不出的壹種難受。現多比喻不觸及實質,不切中要害,不解決問題。
不吐不茹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軟怕硬。 不聞不問 聞:聽。
人家說的不聽,也不主動去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
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不徐不疾 徐:慢。
疾:快。不快不慢,從容自然。
不依不饒 形容要求不遂就糾纏個沒烷完。 不夷不惠 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
不做伯夷也不學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不陰不陽 比喻態度不明朗,模棱兩可。 不折不扣 折、扣:出售商品時,按定價減去的成數。
沒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不知不覺 知:知道;覺:覺察。
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現多指未加註意。
不忮不求 忮:嫉妒;求:貪求。指不妒忌,不貪得無厭。
不偢不倸 ①猶不理不睬。②指壹切事情都不註意。
不瞽不聾 意為不故作癡呆,不裝聾作啞,就不能當好阿公阿婆。形容長輩要寬宏大量。
不慌不忙 不慌張,不忙亂。形容態度鎮定,或辦事穩重、踏實。
不揪不采 指不理睬。 不揪不采 指不理睬。
不揪不睬 指不理睬。 不抗不卑 抗:高傲;卑:低、自卑。
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不蔓不支 蔓:藤蔓,引伸為蔓延。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不忙不暴 態度縱容,不忙亂,不急躁。 不撓不屈 比喻在壓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不撓不折 不彎曲,不屈服。形容節操剛正,意誌堅強。
不存不濟 指支持不住,受不住。 不打不相識 指經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
不當不正 不:語助詞,沒有實際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不得不爾 爾:如此。不得不這樣。
表示為環境所迫或有難言之隱而無可奈何。 不豐不儉 指不奢不儉,多少合宜。
不幹不凈 指不潔凈,骯臟。也指因忌諱而感覺不潔凈。
也可形容語文不文明。 不饑不寒 不挨餓受凍。
生活不愁溫飽。 不間不界 比喻左右為難,不好處理。
也形容樣子別扭。同“不尷不尬”。
不緊不慢 形容心情平靜,行動從容。 不禁不由 指不由自主。
不愧不怍 愧、怍:慚愧。形容光明正大,問心無愧。
不冷不熱 指溫度不高不低,冷熱適中。亦比喻對人態度壹般。
不涼不酸 方言。形容態度冷漠。
不了不當 猶言拖泥帶水,沒有了結。 不磷不緇 磨不薄,染不黑。
比喻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 不仁不義 。
5. 壹什麽不什麽的四字成語有哪些1、壹竅不通:拼音yī qiào bù tōng,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出自:《呂氏春秋》“紂心不通,安以為惡,若其壹竅通,則比幹不殺矣!”
譯文
如果紂王的心通了壹竅,就不會做出糊塗事把比幹殺了!
2、壹毛不拔:拼音yī máo bù bá,連壹根汗毛也不肯 *** 。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出自:孟子說:“楊子奉行‘為我’,拔根汗毛就對天下有利,他也不幹。”
譯文
孟子說:“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壹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
3、壹文不名:拼音yī wén bù míng,意思是指壹文錢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出自:《史記·佞幸列傳》:“(鄧通)竟不得名壹錢,寄死人家。”
譯文
“(鄧通)竟然連壹錢也不拿,寄往死者家裏。”
4、壹成不變:拼音yīchéng bù biàn,指壹經形成,不再改變。
出自:《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壹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譯文
“刑的人,成形之物。侀的,成功的原因。壹成不可改變,所以君子盡心盡力。”
5、壹瞑不視:拼音yī míng bù shì,是壹個成語,意思是指死亡。也指逃避現實。也可形容不怕犧牲。
出自:《戰國策·楚策壹》:“有斷頭絕腹,壹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
譯文
“有斷頭斷了頭,壹閉上眼睛就萬世不看,不知道什麽好處,而憂慮國家安危的人。”
搜狗百科-壹成不變
搜狗百科-壹瞑不視
搜狗百科-壹文不名
搜狗百科-壹毛不拔
搜狗百科-壹竅不通
6.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壹什麽不什麽壹不成語 :
壹動不動、
壹聲不吭、
不拘壹格、
壹塵不染、
不屑壹顧、
壹竅不通、
壹蹶不振、
壹成不變、
不可壹世、
說壹不二、
壹病不起、
壹毛不拔、
壹言不發、
不顧壹切、
表裏不壹、
*** 、
不堪壹擊、
心口不壹、
缺壹不可、
壹丁不識、
壹字不落、
專壹不移、
不直壹文、
壹塵不受、
無壹不備、
壹聲不響、
壹字不識、
壹不拗眾、
壹毫不染、
壹毫不茍
7. 掛字的四字成語牽腸掛肚、
不足掛齒、
無牽無掛、
*** 、
掛席為門、
對景掛畫、
齒頰掛人、
掛冠而歸、
披紅掛綠、
分心掛腹、
牛角掛書、
掛冠而去、
披肝掛膽、
壹縷不掛、
箕山掛瓢、
羚羊掛角、
掛印懸牌、
松枝掛劍、
壹無牽掛、
披紅掛彩、
牽五掛四、
五色掛錢、
心掛兩頭、
脫白掛綠、
補闕掛漏、
無足掛齒、
行香掛牌、
封金掛印、
封刀掛劍、
心無掛礙
掛壹漏萬、
神武掛冠
8. 不什麽計什麽四字成語不打不相識 指經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不打自招 打:拷打;招:招供。
不用拷問,自己就招認了罪行。比喻無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圖不當不正 不:語助詞,沒有實際意思。
表示端端正正不得不爾 得:能;爾:如此。不得不這樣不得其死 得:取得,獲得。
指人不得善終不得人心 得:取得,獲得。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擁護,也指不討人喜歡不得已而用之 用:使用。
沒有辦法,只好采用這個辦法不懂裝懂 自己不懂卻裝作很精通的樣子不分畛域 畛域:界限。不分界限、範圍。
也比喻不分彼此不幹不凈 凈:潔凈。指粗俗,下流。
*** 的婉辭不尷不尬 不:助詞,無實際意義;尷尬:不自然。不明不白,形容左右為難,不好處理。
也形容神色態度不自然或處境困難不敢高攀 攀:比喻結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不敢後人 後:落後。
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不敢造次 造次:倉促、魯莽輕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魯莽草率從事不根之談 根:根據;談:言論。
指沒有根據的言論不攻自破 破:毀壞。不用攻擊就自動破滅。
形容情節、論點虛謬,經不起反駁不顧死活 顧:顧惜,眷顧。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拼命不顧壹切 顧:顧惜,眷顧。
什麽都不顧不管三七二十壹 不顧壹切,不問是非情由不慌不忙 慌:急遽忙亂。不慌張,不忙亂,從容不迫不羈之民 羈:束縛;民:百姓。
不受束縛的百姓。指不甘就範的民眾不即不離 即:靠近;離:疏遠。
形容既不接近,也不疏遠。也是佛家語,諸法相狀雖異而性體則不壹不計其數 計:計算。
沒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不記前仇 指不計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賢不加思索 思索:思考探求。
用不著想。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不稼不穡 稼:播種;穡:收獲谷物。
泛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不拔壹毛 形容非常吝嗇不敗之地 敗:輸,失利。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
比喻有把握取勝不避湯火 湯:沸水;火:戰火。指不畏兇險不測之禍 測:估計。
估計不到的災禍,多指死亡不測之憂 測:預測;憂:憂患。指意外的禍患不見棺材不下淚 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不見經傳 經傳:指經典的著作。
經傳上沒有記載。後指沒有名氣或沒有來歷不解之緣 解:解散;不解:解不開;緣:緣分。
不可分開的緣分不經世故 經:經歷;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不經之談 經:正常,通常的道理、法則等;談:話。
荒誕沒有根據的話不脛而走 不:沒有;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卻能跑。
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不揪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形容待人態度冷淡不拘壹格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規格,標準。
不局限於壹種規格或標準不絕如發 絕:斷。形容局勢危急不絕如線 絕:斷。
形容局勢危急,像差點要斷掉的線壹樣;也形容聲音思緒微弱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這方面的情面不可枚舉 枚舉:壹壹列舉。無法壹個個列舉,形容數量多不可磨滅 磨滅:指痕跡、功績等時間長了就逐漸消失。
無法使之消失不可奈何 奈何:對付,處置。指沒有辦法不牧之地 牧:放牧牲畜。
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不能贊壹詞 贊壹詞:說壹句話。
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壹句話。形容文章非常完美不能自拔 拔:擺脫。
比喻限入很深,不能從痛苦、錯誤等中解脫出來不期而會 期:約會。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或自動聚集不期而同 期:約定期限。
指不約而同不輕然諾 輕:輕易;然諾:許諾。不隨便許諾什麽。
形容人守信用不仁不義 仁:仁愛;義:道義。不講仁德,不講道義。
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殘忍不容分說 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不辱使命 辱:辜負,玷辱。
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塞:堵塞;止:停止。比喻只有破除舊的、錯誤的東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確的東西不三不四 形容不正派或不象樣子、不倫不類不僧不俗 僧:指和尚。
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不傷脾胃 傷:傷害。比喻無關緊要不舍晝夜 舍:放棄。
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不生不滅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
現指半死不活不聲不吭 吭:出聲。不說話,不出聲不為五鬥米折腰 五鬥米:指微薄的俸祿;折腰:下拜,彎腰行禮。
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已甚 已甚:過分。不做過分的事,要適可而止。
多指對人的譴責或處罰要適可而止不聞不問 聞:聽。不聽也不問。
形容對事情不關心,不過問不問不聞 聞:聽。不問也不聽。
形容對事情不關心,很冷淡不習水土 習:習慣,適應。指不能適應壹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肖子孫 肖:類似,相似;不肖:不像。
指不能繼承祖輩事業的、沒出息的、品行差的子孫或晚輩不言不語 言:講,說。不說話,悶聲不響不言而諭 言:解釋,說明。
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顯不厭其煩 厭:嫌;煩:麻煩。
不嫌煩瑣與麻煩不厭其詳 厭:嫌;詳:詳細。不嫌過於詳細。
指越詳細越好不藥而愈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藥而自行痊愈不遺寸長 遺:遺漏;寸長:微小的長處。
不遺漏壹點點長處。形容善於發現和肯定別人的優點不以辭害誌 辭:文辭;誌:作品的思想內容。
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