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向善”的成語有:助人為樂、改行遷善、化鴟為鳳、佐雍得嘗、擇善而從、樂善好施。
2、成語分析:助人為樂、改行遷善、化鴟為鳳、佐雍得嘗、擇善而從、樂善好施。
(1)
成語: 助人為樂
拼音: zhù rén wéi lè
解釋: 幫助人就是快樂。
出處: 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裏,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舉例造句: 他壹向都是助人為樂。
(2)
成語: 改行遷善
拼音: gǎi xíng qiān shàn
解釋: 改變不良行為,誠心向善。同“改行為善”。
出處: 《新唐書·張巡傳》:“巡下車,以法誅之,赦余黨,莫不改行遷善。”
舉例造句:從今往後,我要改行遷善了。
(3)
成語: 化鴟為鳳
拼音: huà chī wéi fèng
解釋: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
出處: 語出《後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誌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舉例造句: 但知私財不入,公事夙辦,便函雲我能治民,不知誠己刑物,執轡如組,反風滅火,化鴟為鳳之術也。?
(4)
成語: 佐雍得嘗
拼音: zuǒ yōng dé cháng
解釋: 比喻助人為善,自己也分享光榮。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王子晉雲:‘佐雍得嘗,佐鬥得傷。’此書為善則預,為惡則去,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
舉例造句:即便是無報酬,也會佐雍得嘗。
(5)
成語: 擇善而從
拼音: zé shàn ér cóng
解釋: 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出處: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舉例造句: 遇事必詳為考慮,而後與部下商議,擇善而從。
(6)
成語: 樂善好施
拼音: lè shàn hào shī
解釋: 樂:好,喜歡。喜歡做善事,樂於拿財物接濟有困難的人。
出處: 《史記·樂書二》:“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而好禮。”
舉例造句: 宋湜懿文多識,名動人主,至與李沅同命。雖去沅遠甚,然樂善好施,士類歸之,亦可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