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寬闊水面的四字成語

形容寬闊水面的四字成語

1. 描寫水面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描寫水面的四字詞語有很多,比如無風起浪、蜻蜓點水、浩浩蕩蕩、水天壹色、泛萍浮梗、波光粼粼、滔滔不絕、波濤洶湧、鏡花水月、波瀾壯闊、風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33964浪靜、波委雲集、沈滓泛起、推波助瀾、洶湧澎湃、川流不息等。

擴展資料:

詞語解析:壹、煙波浩渺解釋:煙波:霧靄蒼茫的水面;浩渺:水面遼闊。形容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廣闊無邊。

出自:唐·崔致遠《將歸海東巉山春望》:“目極煙波浩渺間,曉烏飛處認鄉關。”白話文: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水面廣闊無邊二、風平浪靜解釋:指沒有風浪。

比喻平靜無事。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七:“僧問:‘風恬浪靜時如何?’師曰:‘吹倒南墻。

’”白話文: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補語、謂語;比喻事情平息三、波光粼粼解釋:形容波光明凈。波光:陽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過來的光。

粼粼:形容水石明凈。示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漁帆點點。

近義詞水光瀲灩反義詞驚濤駭浪、水平如鏡四、蜻蜓點水解釋:指蜻蜓在水面飛行時用尾部輕觸水面的動作。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

出自:唐·杜甫《曲江》詩:“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白話文:“穿花蛺蝶深深見,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飛,時不時點壹下水。”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近義詞輕描淡寫、浮光掠影、走馬看花反義詞下馬觀花、鋪天蓋地、壹語道破五、浩浩蕩蕩解釋: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後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出自:宋·範仲淹《嶽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白話文:“浩浩蕩蕩,寬闊得無邊無際。”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流或水流等近義詞聲勢赫赫、大張旗鼓、氣壯山河反義詞風平浪靜、零零星星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煙波浩渺百度百科-風平浪靜百度百科-波光粼粼百度百科-蜻蜓點水百度百科-浩浩蕩蕩。

2. 描寫湖面的四字成語

描寫湖面的四字詞語

1 煙波浩渺

解釋煙波:霧靄蒼茫的水面;浩渺:水面遼闊。形容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廣闊無邊。

2 水平如鏡

解釋比喻風平浪靜,如鏡子壹樣平靜。

3 風平浪靜

解釋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4 微波粼粼

解釋微:細小,微小,渺小;粼粼:細小的水波閃閃發光。 形容微小的波浪閃閃發光。

5 碧波蕩漾

解釋碧:青綠色。波:波浪。青綠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6 水天壹色

解釋水光與天色相渾。形容水天相接的遼闊景象。

3. 形容水面的四字成語

波濤洶湧bō tāo xiōng yǒng

解釋:洶湧:水勢騰湧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波光粼粼bō guāng lín lín

解釋:形容波光明凈。波光:陽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過來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凈。

氣勢磅礴qì shì páng bó

解釋:磅礴:廣大無邊的樣子。形容氣勢雄偉壯大。

風平浪靜fēng píng làng jìng

解釋: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

解釋:推開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波瀾壯闊bō lán zhuàng kuò

解釋:原形容水面遼闊。現比喻聲勢雄壯或規模巨大。

驚濤駭浪jīng tāo hài làng

解釋:濤: *** 浪;駭:使驚怕。洶湧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爭。

煙波浩渺yān bō hào miǎo

解釋:煙波:霧靄蒼茫的水面;浩渺:水面遼闊。形容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廣闊無邊。

潦原浸天lǎo yuán jìn tiān

解釋:淹沒天地。

水流花謝shuǐ liú huā xiè

解釋:謝:脫落。指河水流逝,花兒也雕謝了。形容景色雕零殘敗,用來比喻局面殘破,好景已不存在,無法挽回。亦作“花謝水流”。

4. 形容水面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煙波浩渺解釋煙波:霧靄蒼茫的水面;浩渺:水面遼闊。

形容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廣闊無邊。出處唐·崔致遠《將歸海東巉山春望》:“目極煙波浩渺間,曉烏飛處認鄉關。”

洶湧澎湃解釋洶湧:洪水猛烈上湧的樣子;澎湃:波浪互相撞擊。形容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出處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洶湧澎湃。”排山倒海解釋推開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強盛,聲勢浩大。出處《資治通鑒·齊紀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

驚濤駭浪解釋濤: *** 浪;駭:使驚怕。洶湧嚇人的浪濤。

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爭。出處唐·田穎《玉山堂文集·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經所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

波瀾壯闊解釋原形容水面遼闊。現比喻聲勢雄壯或規模巨大。

出處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白浪滔天解釋波濤極大的樣子。

形容波浪滾滾,無邊無際。出處《三國演義》七四回:“卻說-城周圍,白浪滔天,水勢益甚,城-漸漸浸塌,男女擔土搬磚,填塞不祝”水平如鏡解釋比喻風平浪靜,如鏡子壹樣平靜。

出處我曾經想象過水平如鏡的滇池會有怎樣驚世駭俗的美麗,卻未料到是它竟是如此淡雅的。風平浪靜解釋指沒有風浪。

比喻平靜無事。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七:“僧問:‘風恬浪靜時如何?’師曰:‘吹倒南墻。

’”微波粼粼解釋微:細小,微小,渺小;粼粼:細小的水波閃閃發光。 形容微小的波浪閃閃發光。

出處西晉陸機《遂誌賦序》:"昔崔篆作詩,以明道述誌,而馮衍又作《顯誌賦》。

衍抑揚頓挫,怨之徒也。"碧波蕩漾解釋碧:青綠色。

波:波浪。青綠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燦爛的陽光,美麗的野花,碧波蕩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水天壹色解釋水光與天色相渾。形容水天相接的遼闊景象。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詩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水波粼粼解釋 形容水面明凈。

粼粼,水十分明凈。出處《散步》莫懷戚例句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 :“還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壹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妳就背著我。”

母親對我說。------莫懷戚《散步》。

5. 描寫水面的四字成語有那些

風平浪靜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

波濤洶湧

[bō tāo xiōng yǒng]

洶湧:水勢騰湧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波光粼粼

[bō guāng lín lín]

形容波光明凈。波光:陽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過來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凈。

驚濤駭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1.兇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濤:船在~中前進。

水天壹色

[shuǐ tiān yī sè]

水光與天色相渾。形容水天相接的遼闊景象。

浩浩蕩蕩

[hào hào dàng dàng]

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後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波瀾壯闊

[bō lán zhuàng kuò]

比喻聲勢雄壯浩大(多用於詩文、群眾運動等)。

洶湧澎湃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樣子。常用來形容聲勢浩大。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洶湧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