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關於水果的成語

關於水果的成語

前天到青島出差,我們到青島的黃島開發區已8點多了,放下行李去吃點東西吧。走過水果店時,剛子看到有杏子賣,說好久沒看到過杏,他走過去捏了捏說“嗯,有點硬”,我想了想說“難不成,杏也是撿軟的捏?”雖然說有些硬,但後來剛子還是經不住誘惑買了幾斤,到了飯館就迫不及待叫服務員幫忙洗洗。哇,還真是蠻甜的,比我前天在深圳買的好吃,尤其有點軟的,果然有些水果是要撿軟的吃。

我們同行的小Z是湖北人,他沒有見過吃過杏,他看著這黃裏透紅、紅裏透白的杏問“這是杏嗎?”我說“是啊,這就是 紅杏出墻 的杏”。隨後我們給他科普了壹下杏的知識,杏在北方是很普通的水果,在華北、西北、華東都有種植,也有多個品種。因杏成熟後保存期短,因此除水果場外,壹般人家不會大規模種杏的,北方人家在庭院裏種上壹顆,自家吃或送人。

說到紅杏出墻,小Z還在興奮的問道“這是什麽意思?”我問他是學理科吧?呵呵!然後逗他說“因為杏種在庭院裏,杏子長得快,而圍墻小且矮,所以杏子就長到墻外了,這樣就紅杏出墻了”。

講到這,我又給小Z講了幾個水果引發的成語,比如“ 順藤摸瓜 ”,就是從到瓜地摘瓜,可以順著藤找到隱蔽長在邊角旮旯的西瓜,這個成語可以形容通過思路、證據等找到問題原因或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答案;而“ 瓜田李下 ”,則是妳如站瓜田裏或李子樹下,會被人懷疑偷瓜摘李。

其實中國人會說話,都是古代人就做好了鋪墊的,單從水果就延伸出不少的成語。恰好在外出差,晚上有點小空,那就掰扯壹下吧。

“ 人面桃花 ”,桃花夫人講的是春秋戰國息夫人的故事,但成名的故事還是唐朝的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於是乎,我們知道“人面桃花”是指想去見的美人不在了,僅僅留下桃花。

“ 南橘北枳 ”,這是晏子出使楚國機智回答楚王的話衍生出來成語,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意思是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比喻同壹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

“ 投桃報李 ”成語出自《詩.大雅》中的《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是說妳給人家壹份禮物,人家給妳壹份更加貴重的禮物。妳看到這,也許會覺得不解,桃子不是比李子更大嗎?我也不解,可能古代的李子比桃子大吧!其實,不要過於解讀,也就是相互贈送禮物而已。除此之外,古人相互贈送禮物,尤其青年男女間的互動還有《國風.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衍生出成語“ 投木報瓊 ”。

“ 望梅止渴 ”,曹操第三次越巢湖討伐吳國,七月天氣炎熱,行軍途經安徽省含山縣梅山村,士兵口渴難熬,曹操站在山道上指著前面遙遠的地方說:“前有大梅林”,於是乎,士兵頓時口舌生津,口渴也緩解了不少,爭先恐後地前進,很快到了水源地,這就是大家耳熟能祥的“ 望梅止渴 ”成語來源。也就是絕望的時候,給他壹些希望來調動團隊動力。類似的成語還有“畫餅充饑”。這些都有些騙人的成分,“望梅止渴”其實是“聽梅止渴”,因此也有人對此提出異議,如明代詩人戴重的《梅山梅花》就這樣寫道:“千裏吳江春水深,許君飲馬望江潯,空山花樹無人跡,枉被曹瞞指到今”。

“ 瓜熟蒂落 ”意思是瓜熟了,瓜蒂就會自然脫落。意指時機成熟了,事情就自然而成了。類似的成語還有“水到渠成”。成語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五十六:“體地法天,負陰抱陽,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時。”

“ 滾瓜爛熟 ”的意思是指記憶很深熟練,好比是從瓜蔓上掉下來的瓜壹樣熟。這是出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十壹回:“十壹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壹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

其實,水果衍生出來的成語還有很多,妳可以慢慢學習下,如:百年好合,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桃李滿天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