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什麽馬成功

成語什麽馬成功

馬到成功_成語解釋

拼音:mǎ dào chéng gōng

釋義: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出處: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那老尉遲這壹去,馬到成功。”

元·鄭廷為《楚昭公》:“管取馬到成功;奏凱回來也。”

例句:只要不輕敵,相信妳們壹定會~。

這個成語的出處自“秦皇拜石”的傳說。

?秦始皇於統壹全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來榮成成山頭拜日途中,聽說花斑彩石是女媧補天時遺落的神石,能保佑江山穩固,便專程禮拜花斑彩石。當時他率領萬馬千軍,沿著修好的專用馳道,直奔花斑彩石所在處,恭敬而拜。回朝後果然事事如意,天下太平,便龍顏大喜,讓百官做詩慶賀。當時便有術士徐福(就是後來出海求仙不歸的徐福老先生)詩曰:“萬馬千軍禦馳道,始皇拜石得成功。”可惜當時這首文采壹般的賀詩沒得到秦始皇的青睞和眾人的喝彩。但花斑彩石所在的附近沿海卻因此稱之為“馬道”。

“馬道”地名的出處:壹是秦始皇曾率萬馬千軍到此拜石,二是秦始皇東巡所修馳道由此經過。

壹直到了元朝,著名大作家關漢卿慧眼識寶,由“秦皇拜石”的典故創造出了“馬到成功”這個成語。他在《五侯宴》這部作品中第壹次提到他創造出了“馬到成功”這個成語。

由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現在已成了人們最喜愛的成語之壹。但這“馬到成功”成語的最初創作素材來源,卻是出自榮成馬道的花斑彩石,出自“始皇拜石”的傳說。

有關典故1:那老尉遲這壹去,馬到成功。(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

有關典故2:唐朝時期,繹州龍門大黃莊農民薛仁貴,自幼喜歡武術,到20歲時已學成十八般武藝。他壹心想投軍報國,父母擔心他並勸阻他。他對父母說:“今當國家用人之際,要掃除夷虎,肅靖邊疆,憑妳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