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恭的四字詞語 :
畢恭畢敬、
洗耳恭聽、
卻之不恭、
前倨後恭、
恭恭敬敬、
玩世不恭、
恭賀新禧、
恭默守靜、
必恭必敬、
前慢後恭、
允恭克讓、
草草不恭、
同寅協恭、
安祥恭敬、
恭行天罰、
謙恭下士、
溫恭直諒、
安詳恭敬、
恭而有禮、
敬恭桑梓、
兄友弟恭、
卑諂足恭、
勤慎肅恭、
謙恭仁厚、
顛越不恭、
寅恭諧協、
溫恭自虛、
恭候臺光
2. 恭的好四字成語恭而有禮 恭:恭敬;禮:禮節。恭敬又有禮節。
恭逢其盛 恭:恭敬;逢:遇到;盛:盛況,盛會。敬逢這壹盛況或盛會。
恭賀新禧 禧:吉祥幸福。恭敬地祝賀新年幸福吉祥如意。賀年的常用語。
恭敬不如從命 客套話。多用在對方對自己客氣,雖不敢當,但不好違命。
恭敬桑梓 恭敬:尊敬,熱愛;桑梓:桑樹和梓樹,古時家宅旁邊常栽的樹木,比喻故鄉。熱愛故鄉和尊敬故鄉的人。
恭默守靜 默:沈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沈默,不講話,保持肅靜。
恭行天罰 奉天之命進行懲罰。古以稱天子用兵。
3. 有關恭 字成語有關恭字成語 :卑諂足恭、卻之不恭、前倨後恭、玩世不恭、洗耳恭聽壹、卑諂足恭解釋:卑:低下;諂:巴結奉承;足:音“巨”,過分;恭:恭順。
低聲下氣,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於人。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宗世家》:“彭祖為人巧佞、卑諂足恭。”
彭祖這個人機巧奸詐,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於人。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二、卻之不恭解釋:卻:推卻。
指對別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出自:戰國孟子《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
拒絕接受,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示例:我們覺得卻之不恭,只好讓他勞駕。
鄒韜奮《經歷·慘淡經營之後》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常與“受之有愧”連用近義詞盛情難卻、受之有愧反義詞置之不理、受之有愧三、前倨後恭解釋: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後來恭敬。
形容對人的態度改變。出自:帝有葛仙翁笑誕:“猴子是何前倨後恭?”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壹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近義詞前慢後恭、前倨後卑反義詞先禮後兵、前恭後倨、欲揚先抑四、玩世不恭解釋:玩世:以消極、玩弄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壹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出自:文屏,為人玩世不恭。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顛道人》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近義詞嬉皮笑臉、逢場作戲、吊兒郎當、嘻皮笑臉、吊爾郎當、放蕩不羈、遊戲人間反義詞兢兢業業、謹小慎微五、洗耳恭聽解釋:洗幹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
指專心地聽。出自: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壹遍,容小官洗耳恭聽。”
示例:如此甚妙,我們洗耳恭聽。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八回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諷刺或詼諧語近義詞傾耳細聽反義詞充耳不聞、言不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