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出自遼朝的成語故事

出自遼朝的成語故事

“澶淵之盟”是中國歷史上壹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眾多歷史人物粉墨登場,如“左右天子為大忠”的宰相寇準,“老將知兵”的外戚名將駕前東面排陣使李繼隆,“澶淵之功數第三”的樞密使王繼英等大人物,以及出使契丹的張皓,率部射殺契丹大將蕭撻覽的周文質,宋真宗的貼身扈從侍衛王應昌等小人物。澶淵之盟對整個北宋朝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壹方面,這是壹個在宋軍占有優勢的局面下簽訂的屈辱性條約;另壹方面,這個屈辱性的條約卻給宋遼邊境帶來了長達百年的和平,極大地促進了兩國經濟、文化的發展。甚至有人認為澶淵之盟“影響了中國思想界及中國整個歷史”(蔣復璁語)。

要講澶淵之盟,就要從寇準說起。宋真宗壹即位,就開始重用寇準,先遷為尚書工部侍郎,後歷任河陽、同州、鳳翔知州,再遷刑部,權知開封府。鹹平六年(1003年),宋真宗將鹽鐵、度支、戶部合為壹使,寇準遷兵部,為三司使。壹年後,名臣畢士安任宰相,同時推薦寇準任相。於是,宋真宗詔寇準為集賢殿大學士,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名列畢士安之後。這是寇準第壹次入相,上任沒幾天,就發生了遼軍大舉侵宋事件。

此時,遼國國主為遼聖宗耶律隆緒,但由母親蕭太後攝政。蕭太後就是前面提過的蕭燕燕,她膽識過人,兼通韜略,在她的治理下,遼國國力日益強盛。實力強了,野心也就大了。對於遼軍的步步進逼,宋軍則完全采取守勢。

景德元年(1004年)閏九月,遼國蕭太後和遼聖宗再度率領大軍南下攻宋。遼軍聲勢浩大,號稱二十萬,經保、定二州,直撲澶州(今河南濮陽)城下。這樣,不光河北的大片領土陷入遼軍之手,僅隔壹河的都城開封也暴露在遼軍鐵騎的威脅之下。

宋軍告急的文書壹日之內五至,京師大震,宋朝廷上下慌亂不已。唯獨剛剛走馬上任的宰相寇準平靜如常,還將告急的文書都扣下來,不讓宋真宗知道。宋真宗聽到風聲後質問寇準,寇準便將壹堆急報都拿出來。宋真宗壹見這麽多急報,立即慌了手腳,忙問該怎麽辦。寇準不緊不慢地說:“陛下是想盡快解決此事呢,還是想慢慢來?”宋真宗當然是想盡快解決。寇準趁勢說說:“陛下要退遼兵,不過五天時間即可。”宋真宗自然不相信。寇準則趁機提出要宋真宗率軍親征。

自古以來,皇帝禦駕親征非同小可,但到宋朝卻有所不同。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出身行伍,當上皇帝後猶自南征北討,可以說是以武為生。其後是宋太宗趙光義,宋太宗小兄長十二歲,早在宋朝立國前,就已經是壹員猛將,壹手策劃了陳橋兵變。當上皇帝後,宋太宗雄風不減,親自率軍討平了北漢,雖然在與遼國的對壘中屢次大敗,自己都挨了遼人兩箭,但畢竟也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帝王,有別於壹般的皇帝。真正有本質變化的是從宋真宗開始,壹直到北宋滅亡,皇帝們都是長於深宮婦人和宦官之手,從來沒有見習過兵仗,對打仗有著本能的畏懼。

而鑒於宋太宗之前有高梁河慘敗的教訓,宋真宗壹直都有畏遼如虎的心理,現在突然聽到宰相寇準提出要禦駕親征,立即面帶難色,站起來就要回內宮。寇準連忙上前攔住,力勸宋真宗不要動搖。宋真宗性格軟弱,勉強同意第二天朝議親征壹事。

第二天,朝堂上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不少大臣不但不主張真宗親征,甚至還力勸真宗做遷都之議。參知政事王欽若是江南人,主張遷都金陵。另壹僉樞密院事陳堯叟是四川人,主張遷都成都。這兩人的職務都是副宰相級別,堂堂中樞重臣,竟然公然主張不戰而逃,由此可見宋朝朝野上下對遼國的畏懼心理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寇準大怒,當著王欽若、陳堯叟的面說:“誰為陛下畫此策者,罪可殺也。”聲色俱厲地要求將主張遷都的人斬首,逃跑派的氣焰才壹時被遏制。

此時,寇準再壹次提出要宋真宗領兵親征,說:“只要皇帝親征,人心振奮,文武大臣協作團結壹致,遼軍自可退去。遼軍來攻,我們可出奇計騷擾,打亂其進攻計劃;也可以堅守不出,使遼軍疲憊不堪,再乘機打擊。這樣就可穩操勝券。如果退至江南或是四川,則人心動搖,遼軍乘勢深入,大宋江山還能保得住嗎?”寇準的意見得到了宰相畢士安和武將高瓊等人的支持。宋真宗內心實在很不情願,但此時形勢逼人,朝堂上主張親征的壹派占了上風。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宋真宗勉強同意親征,但卻遲遲不肯動身。

臨出發前,寇準奏請參知政事王欽若出鎮河北大名。王欽若此人富有心機,多智謀,擅權變,寇準生怕他留在京師會再想出什麽主意阻撓宋真宗親征,因此搶先下手,搬去了壹塊絆腳石,朝廷中的主遷派失去了核心人物,但卻由此與王欽若結下了深仇大恨。

景德元年(1004年)十二月,宋真宗以雍王趙元份(宋太宗第四子,宋真宗弟)為東京留守,率軍禦駕親征。然而,滿朝文武對此戰都沒有信心,甚至表示支持寇準的宰相畢士安也借口有病在身,不肯隨駕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