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帶有“音”字的成語有哪些?

帶有“音”字的成語有哪些?

余音繞梁。

拼音:yú yīn rào liáng。

近義詞:繞梁三日、鶯舌百囀、如聞天籟 反義詞: 不堪入耳。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解釋: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出處: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裊裊余音。

拼音:niǎo niǎo yú yīn。

解釋:裊裊:宛轉悠揚。余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束後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回響在耳邊。同“余音裊裊” 。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壹回:“諸君聽小子講書,不必就散,尚有壹回裊裊余音哩。”

亢音高唱。

拼音:gāng yīn gāo chàng。

解釋:亢:喉嚨。放開喉嚨,高聲歌唱。

出處:漢·傅毅《舞賦》:“動朱唇,紆清揚,亢音高唱,為樂之方。”

遏密八音。 ?

拼音:è mì bā yīn。

解釋:遏:阻止;密:寂靜。各種樂器停止演奏,樂聲寂靜。舊指皇帝死後停樂舉哀。後也用以形容國家元首之死。

出處:《尚書·舜曲》:“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北鄙之音。

拼音:bēi bǐ zhī yīn。

解釋:指殷紂時的音樂。後世視為亡國之聲。亦作“北鄙之聲”。

出處:《史記·樂書》:“紂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國亡……夫朝歌者不時也,北者敗也,鄙者陋也,紂樂好之,與萬國殊心,諸侯不附,百姓不親,天下畔之,枚身死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