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樂府詩集·雜歌謠辭·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了離離。壹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抱薪救焚 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同“抱薪救火”。
出處:《三國誌·魏誌·陶謙傳》“太祖以糧少引軍還”裴松之註引三國吳韋昭《吳書》:“此何異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抱薪救火 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出處:《史記·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闡揚光大 發揚光大。指使美好的事物在原來基礎上不斷發展、擴大和提高。
出處:明·李贄《與焦弱侯書》:“待木之人,望兄速了業緣,以闡揚光大此學為不朽事業。”
乘勝追擊 乘:趁著。趁著勝利的形勢繼續追擊敵人,擴大戰果。
出處:《新編五代史評話·梁史卷上》:“李思安躍馬交鬥,經二十余合,思安拽槍徉敗,退去。單可及乘勝追擊。”
大張聲勢 大造聲勢,擴大影響。
出處:《宋史·李師中傳》:“今修築必廣發兵,大張聲勢。”
大做文章 比喻為達到某種目的,在某些問題上橫生枝節,或借題發揮,擴大事態。
負薪救火 背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出處:《韓非子·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史記·魏世家》:“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廣開言路 廣:擴大;言路:進言的道路。指盡量給下面創造發表意見的條件。
出處:《後漢書·來歷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壹切假貸。”
集思廣益 集:集中;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進德修業 修業:推廣、擴大功業。提高道德修養,擴大功業建樹。
出處:《周易·乾》:“君子進德修業。”
買馬招兵 猶言招兵買馬。
出處:《再生緣》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買馬招兵盡壯懷。”
買馬招軍 猶言招兵買馬。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牝賊》:“有這等事?恭喜了!借此號令,買馬招軍。”
天外有天 指某壹境界之外更有無窮無盡的境界。多用來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認識的領域需要不斷擴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閱歷不盡。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出處:《敦煌曲·何滿子四首》其四:“金河壹去路千千,欲到天邊更有天。”
推波助瀾 瀾:大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展,擴大影響。
出處:隋·王通《文中子·問易篇》:“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推而廣之 廣:寬,大。推展開來而且把它擴大。也指從壹件事情推及其它。
出處: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若其紀壹事,詠壹物,風雲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
興妖作怪 比喻壞人破壞搗亂,或壞思想擴大影響。
出處:明·周輯《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巡海夜叉道:’妳那裏得這幾件物事,在此興妖作怪!”
興妖作亂 比喻壞人破壞搗亂,或壞思想擴大影響。同“興妖作怪”。
招兵買馬 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後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於是遂起軍往汝南駐紮,招兵買馬,徐圖征進。”
招降納叛 原指收容接納敵方投降叛變過來的人,以擴大自己的勢力。現指收羅壞人,結黨作惡。
出處:《宋史·劉光世傳》:“楚州破,命光世節制諸鎮,力守通泰。完顏昌屯承楚,光世知其眾思歸,欲攜貳之。……獲敵不殺,令持錢文示其徒,有欲歸者,扣江執錢為信。歸者不絕。”
招軍買馬 猶招兵買馬。
出處:元·無名氏《聚獸牌》第壹折:“今有漢三公子劉文叔,在白水村興兵聚義,招軍買馬。”
招亡納叛 招引接納敵方叛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