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井觀天[zuò jǐng guān tiān]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出處: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造句:我們應該多了解世界,而非坐井觀天。
2、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麽大的壹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局限)於虛(所居住的地方)也。”
造句:壹個沒有經風雨,見世面的人,就似井底之蛙壹樣。
3、井然有序[jǐng rán yǒu xù] :井然:整齊不亂的樣子。序:次序。整整齊齊,次序分明,條理清楚。
出處: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如尤公瑛《寡人之於國也》章文;以制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造句:候車室裏,旅客自覺排隊,井然有序。
4、落井下石[luò jǐng xià shí] :看見人要掉進陷井裏,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壹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壹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明·李贄《續焚書·答來書》:“若說叔臺以而落井下石害我;則不可。”
造句:他最討厭那種嫌貧愛富,落井下石的人。
5、背井離鄉[bèi jǐng lí xiāng] :背:離開;井:古制八家為井,引伸為鄉裏,家宅。離開家鄉到外地。
出處: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背景離鄉;臥雪眠霜。”
造句:?舊中國,黃河經常決堤,許多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逃荒外地。
6、市井無賴[shì jǐng wú lài] :指城市中遊手好閑、品行不端的人。
出處: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王倫本壹狎邪小人,市井無賴。”
造句:懶龍道:‘小人是~,既蒙相公青目,要幹何事,小人水火不避。’
7、秩序井然[zhì xù jǐng rán] :做事有條理,不雜亂。井然:有條理的樣子。
造句:他是個秩序井然的人。
8、心如古井[xīn rú gǔ jǐng] :古井:年代久遠的枯井。內心象不起波瀾的枯井。形容心裏十分平靜或壹點也不動情。
出處:唐·孟郊《烈女操》詩:“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造句:尼姑庵的修行人心如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