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關於關羽的成語及解釋?

關於關羽的成語及解釋?

壹 跟關羽有關的成語

身在曹營心在漢 刮骨療毒 桃園結義 單刀赴會 華容道放曹操 過五關,斬六將 水淹七軍 千裏走單騎超群絕倫 絕倫逸羣 言笑自若 敗走麥城 大意失荊州 白衣渡江

二 關羽的成語

過五關斬六將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註釋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版事

出處

《三寶太權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76回:“這如今萬世之下,那壹個不說道過五關斬六將、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舉例

王嶺群《黑網下的星光》十壹:“常言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比~都難。”

近義詞

過關斬將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英文翻譯

overe all the difficulties on the way

歷史故事

東漢末年,劉備、關羽、張飛在徐州失散後,關羽留在曹營。得知劉備在河北袁紹處,就帶領二位皇嫂去投奔,曹操不許。關羽憑自己的勇猛,連續過東嶺、洛陽、沂水、滎陽和黃河五關,斬殺孫秀、孟坦、韓福、下喜、王植和秦琪六位戰將

三 關於關羽的有哪些成語

超群絕倫、單刀赴會、刮骨去毒 、並驅爭先、不避艱險

壹、超群絕倫 [ chāo qún jué lún ]

解釋:倫:同輩。超出壹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出自:西晉 陳壽《三國誌·蜀誌·關羽傳》:“當與翼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絕倫逸群也。”

譯文:當與翼德(張飛)並驅趕哪個先哪個後的時候;還沒有達到到關羽的地步,沒有可以相比的。

二、單刀赴會 [ dān dāo fù huì ]

解釋:單刀:壹把刀,指壹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壹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壹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出自:西晉 陳壽《三國誌·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譯文:魯肅邀請關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聚會。

三、刮骨去毒 [ guā gǔ qù dú ]

解釋: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徹底醫治。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出自:西晉 陳壽《三國誌·蜀誌·關羽傳》:“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肩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譯文:箭頭有毒,毒註入骨,要打敗肩作創新,刮骨去毒,然後這禍患就取消了

四、並驅爭先 [ bìng qū zhēng xiān ]

解釋:指競爭高下。

出自:西晉 陳壽《三國誌·蜀誌·關羽傳》:“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壹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譯文:孟起文武兼備,雄烈過人,壹世的豪傑,黥布彭越之流,當與張飛並駕齊驅爭先,還沒有等到胡須的絕倫超群的。

五、不避艱險 [ bù bì jiān xiǎn ]

解釋:不畏懼艱難險阻。

出自:西晉 陳壽《三國誌·蜀誌·關羽傳》:“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譯文:跟隨劉備轉戰,不畏艱險。

四 形容關羽的成語

過五關斬六將

guò wǔ guān zhǎ抄n liù jiàng

解釋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出處《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76回:“這如今萬世之下,那壹個不說道過五關斬六將、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結構連動式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近義詞過關斬將

例句常言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比~都難。 ◎王嶺群《黑網下的星光》十壹

五 關於“關羽”的四字成語

1、 刮骨療毒 guā gǔ qù dú

釋義: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徹底醫治。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故事:關羽曾受過箭傷,箭貫穿了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了,每到陰雨,骨頭常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毒氣侵入了骨頭,要重新破開胳膊,刮骨去毒,才能根除。”關羽就伸出胳膊讓醫生治。當時關羽正請眾將士吃飯,臂膊流的血把盆子都盛滿了,而關羽割肉吃酒,談笑自若。

2、桃園結義 táo yuán jié yì

釋義:民間俗傳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兄弟。

故事:三國演義》第壹回:"飛曰:'吾莊後有壹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後遂為結拜兄弟,***同謀事的典故。

3、單刀赴會 dān dāo fù huì

釋義:原指蜀將關羽只帶壹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壹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故事:公元215年,劉備取益州,孫權令諸葛瑾找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不答應,孫權極為惱恨,便派呂蒙率軍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沙、桂陽蜀將當即投降。劉備得知後,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將軍關羽爭奪三郡。孫權也隨即進駐陸口,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盟面臨破裂,在這緊要關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不給曹操可乘之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肅邀羽相貝,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雙方經過會談,緩和了緊張局勢。隨後,孫權與劉備商定平分荊州,“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孫劉聯盟因此能繼續維持。

4、過五關,斬六將 guò wǔ guān,zhǎn liù jiàng

釋義:過了五個關口,斬了六員大將。比喻英勇無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故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關雲長掛印封金,千裏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5、言笑自若 yán xiào zì ruò

釋義:談笑如常,十分鎮定。

故事:關羽正請眾將士吃飯,臂膊流的血把盆子都盛滿了,而關羽割肉吃酒,言笑自若。

六 描寫關羽的成語有哪些

單刀赴會(dān dāo fù huì)蜀將關羽只帶壹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壹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造句:不過他的身份其實是將軍,這刺客只是客串壹下而已,所以雖然手裏拿的不是刀而是匕首,但是說曹沫是單刀赴會也不委過。

超群絕倫(chāo qún jué lún)超出壹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造句:錢鐘書是壹位超群絕倫的大學者。

各為其主(gè wéi qí zhǔ)各自為各自的主人效力。 造句:再相見時,是互相扶持,還是各為其主?

萬夫不當之勇(wàn fū bú dāng zhī yǒng)壹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造句:他有萬夫不當之勇,但無決勝千裏之才。

過五關斬六將(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āng)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造句:壹路上,過五關斬六將,如入無人之地。

不避艱險(bú bì jiān xiǎn)不畏懼艱難險阻。造句:他英勇對敵,不避艱險,赴湯蹈火在所不計。

七 關於關羽的成語

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廬裏。

謀士徐庶向劉備推薦說:“諸葛亮是個奇才。”劉備為了請諸亮幫助自己打天下,就同關羽、張飛壹起去請他出山。可是諸葛亮不在家,劉備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樂地回去。隔了幾天,劉備打聽到諸葛亮回來了,又帶著關羽、張飛冒著風雪前去。哪知諸葛亮又出門出去了,劉備他們又空走壹趟。

劉備第三次去隆中,終於見到了諸葛亮。在交談中,諸葛亮對天下形勢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劉備十分嘆服。

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非常感動,答應出山相助。劉備尊諸葛亮為軍師,對關羽、張飛說:“我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幫劉備打了不少勝仗,為劉備奠定了蜀漢的國基。

成語“三顧茅廬”由此而來,比喻訪賢求才,真心誠意地邀請別人。

三國初期,漢獻帝與丞相曹操、皇叔劉備壹起去打獵。曹操為了顯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漢獻帝齊頭並進。漢南帝見不遠處有只兔子,就叫劉備射,說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劉備連忙彎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獻帝連誇好箭法。南帝又看見壹只大鹿,連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過南帝的金比箭,壹箭就射中了鹿。將士們見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為是獻帝射的,都高呼“萬歲”,曹操得意地站到獻帝前接受歡呼。關雲長實在看不下去,要拍馬刀砍曹操,劉備忙暗示他不可輕舉妄動。事後,關雲長問劉備為什麽不讓殺曹操,他說:“投鼠忌器,他身邊還有獻帝呢。”

“投鼠忌器”的意思是老鼠靠近器物,用東西砸老鼠又怕砸壞老鼠附近的用具。現常用來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敢放手進行。

八 有關關羽的成語

四面楚歌

sìmiànchǔgē

[釋義]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聲。後用來比喻四面受回敵;處於孤立無答援的處境。

[語出] 梁啟超《中國國會制度私議》:“殆陷於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釋條文以持其說。”

[正音] 楚;不能讀作“cǔ”。

[辨形] 楚;不能寫作“觸”。

[近義] 腹背受敵 山窮水盡

[反義] 安然無恙 旗開得勝

[用法] 用作貶義。壹般作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見“腹背受敵”(329頁)。

[例句] 我們利用有利地形;又調來幾支隊伍;使敵人陷於~的絕境;不得不繳械投降。

[英譯] beutterlyisolated

九 和關羽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1.義薄雲天。

讀音:[ yì bó yún tiān ]

釋義:正義之氣直上高空。形容為正義而鬥爭的精神極其崇高。

出 處:《宋書·謝靈運傳論》:“屈平、宋玉,導清源於前,賈誼、相如,振芳塵於後,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

2.赤膽忠心,

讀音:[ chì dǎn zhōng xīn ]

釋義:赤:比喻真純。形容十分忠誠。

出 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臣空有赤膽忠心;無能回其萬壹。”

例 句:無論受過多大的委屈和冤枉,他對祖國的~從來沒有動搖過。

3.天人***鑒。

讀音:[ tiān rén gòng jiàn ]

釋義:鑒:審察。 天公、眾人皆可審察。表示誠實無欺。

出 處: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九回:“區區之心,唯以地方秩序為主,以人民生命財產為重,始終不渝,天人***鑒。

4.桃園結義

讀音:[ táo yuán jié yì ]

典故:民間俗傳 三國 時 劉備 、 關羽 、 張飛 在桃園結拜兄弟。《三國演義》第壹回:“ 飛 曰:‘吾莊後有壹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 玄德 、 雲長 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 劉備 、 關羽 、 張飛 ,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戮!’誓畢,拜 玄德 為兄, 關羽 次之, 張飛 為弟。”後遂為結拜兄弟,***同謀事的典故。《天地會詩歌選·桃園結義劉關張》之壹:“天下英雄居第壹,桃園結義 劉 、 關 、 張 。”

5.披肝瀝膽。

讀音:[ pī gān lì dǎn ]

釋義:披:披露;瀝: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裏話。也形容非常忠誠。

出 處:唐·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例 句:劉備和關羽、張飛是~,同心同德的結義兄弟。

6.用行舍藏,

讀音:[ yòng xíng shě cáng ]

釋義: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

出 處:《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7.身在曹營心在漢

讀音:[ 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

釋義: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壹方,但心裏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壹方。

出 處:《三國演義》第二五回

8.過關斬將,

讀音:[ guò guān zhǎn jiàng ]

釋義:比喻不斷戰勝對手與克服困難他想起年輕時過關斬將的情景,就渾身來了勁兒

9.華容讓道,

10.網開壹面。

讀音:[ wǎng kāi yī miàn ]

釋義: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只留壹面。比喻采取寬大態度,給人壹條出路。

出 處:清·李綠園《歧路燈》:“先生意欲網開壹面;以存忠厚之意;這卻使不得。”

例 句:人民 *** 的坦白從寬政策,~,給投案自首者指出壹條出路。

11.刮骨療毒,

讀音:[ guā gǔ liáo dú ]

釋義:三國 蜀 將 關羽 左臂為流矢所中,鏃之毒入於骨,醫者為其破臂刮骨去毒。事見《三國誌·蜀誌·關羽傳》。後稱為“刮骨療毒”。

12.單刀赴會,

讀音:[ dān dāo fù huì ]

釋義:單刀:壹把刀,指壹個人。 原指蜀將關羽只帶壹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壹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出 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

例 句:唐朝郭子儀單騎見回紇,大有蜀漢關羽應魯肅之約~的遺風。

十 有關關羽的成語有

有關關羽的成語

義薄雲天。

赤膽忠心,

天人***鑒。

桃園結義,

相見恨晚。

同生***專死,

披肝瀝膽。

寧靜致遠,屬

淡泊明誌。

用行舍藏,

韜晦待時。

身在曹營,

忠心在漢。

過關斬將,

壹往無前。

華容讓道,

網開壹面。

知恩圖報,

仰不愧天。

刮骨療毒,

處之泰然。

夜讀春秋,

手不釋卷。

單刀赴會,

視若等閑。

水淹七軍,

智勇雙全。

位高權重,

誌得意滿。

顧盼自雄,

自負不凡。

痛失荊州,

令人扼腕。

敗走麥城,

虎落平川。

三強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