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肉補瘡的意思具體如下:
壹、簡述
剜肉補瘡,漢語成語,拼音是wān ròu bǔ chuāng,剜:用刀挖去。意思是挖下身上的好肉來補傷口;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出自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二、造句
1、他身上有剜肉補瘡的傷疤;不能挪用公款去還私人的欠債,這樣剜肉補瘡是要犯錯誤的;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這種剜肉補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債主天天催逼,愁得他無路可走,只得剜肉補瘡,去借高利貸來還債。
2、有的農民為了換點零花錢,只好剜肉補瘡,把剛下蛋的母雞拿到農貿市場去賣;現在不做,以後還是要做;不要剜肉補瘡,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以前聽說過的;現在不做,以後還是要做;不要剜肉補瘡,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以前聽說過的。
3、敷衍者,裝頭改面,但計目前,剜肉補瘡,不問明天;顢頇者,外面完全,內中已潰爛,章奏粉飾,語無歸宿;在回府的路上,呂和也不是沒想過通過城中富戶籌集軍餉問題,但是這不過是剜肉補瘡,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三、成語
1、成語(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
2、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壹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壹個微型的句子。成語又是壹種現成的話,跟習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