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悲痛的成語有哪些

悲痛的成語有哪些

人琴俱亡、

心如刀割、

如喪考妣、

壹籌莫展、

多愁善感、

痛定思痛、

慘淡經營、

慘絕人寰、

痛心疾首、

黯然失色、

黯然銷魂、

憂心忡忡、

悲天憫人、

郁郁寡歡、

萬念俱灰、

垂頭喪氣、

觸目傷懷、

死去活來、

撕心裂肺、

黯然神傷、

慘不忍睹、

欲哭無淚、

切膚之痛、

心煩意亂、

以淚洗面、

肝腸寸斷、

慘無人道、

捶胸頓足、

痛不欲生、

淚流滿面

泣不成聲、

悶悶不樂、

呼天搶地、

椎心泣血、

悲痛欲絕、

愁眉苦臉、

生不如死、

傷心欲絕、

哀毀骨立、

悲從中來、

慘綠少年、

悲歌擊築、

愁腸百結、

淚如雨下、

痛哭流涕、

愁眉不展、

悲觀厭世、

大發慈悲、

愁雲慘淡、

悲慟欲絕、

慷慨悲歌、

抱頭痛哭、

悲憤填膺、

愁雲慘霧、

愁眉鎖眼、

天愁地慘、

離合悲歡、

悲不自勝、

哀痛欲絕、

哀哀欲絕

泣麟悲鳳、

悲歌易水、

掩面而泣、

風木之悲、

風木含悲、

哀思如潮、

慘綠年華、

燕市悲歌、

狐兔之悲、

萬念俱恢、

哭天慟地、

目斷魂銷、

陰陽慘舒、

悲痛萬分、

額蹙心痛、

慘不忍聞、

悲愁垂涕、

泣涕如雨、

透骨酸心、

愴地呼天、

抱璞泣血、

慘雨酸風、

壹悲壹喜、

慘綠愁紅、

玉慘花愁、

傷心慘目、

慘淡經營、

曾不慘然、

抱頭大哭、

五內俱崩

慘然不樂、

使人心痛、

雲悲海思、

摧心剖肝、

日坐愁城、

痛心入骨、

人琴俱逝、

若喪考妣、

綠慘紅愁、

銜悲茹恨、

痛貫心膂、

慘無天日、

痛入心脾、

人琴兩亡、

霜露之悲、

霧慘雲愁、

痛心拔腦、

焦眉皺眼、

大放悲聲、

泣下如雨、

樂極則悲、

悲聲載道、

淚幹腸斷、

見哭興悲、

慘不忍言、

引吭悲歌、

淚如泉滴、

痛不如生、

綠慘紅銷、

樂盡悲來

猿悲鶴怨、

驚心悲魄、

樂極悲來、

驚心慘目、

百苦難咽、

放聲痛哭、

傷心悲痛、

慘無人理

哀思如潮āi sī rú cháo

成語解釋:哀傷的思緒如同潮湧壹般。形容極度悲痛。

哀天叫地āi tiān jiào dì

成語解釋: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極。

例  句:平兒豐兒等哭的哀天叫地,賈政心中也著了忙。(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

椎心泣血chuí xīn lì xuè

成語解釋:椎心:捶胸脯;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成語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何圖誌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例  句:百余年辛苦經營的圓明園,毀於壹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殊深軫念shū shēn zhěn niàn

成語解釋:非常悲痛地懷念。

抱恨終天bào hèn zhōng tiān

成語解釋:恨:悔恨;終天:終身。舊指因父母去世而壹輩子感到悲痛。現指因做錯某事而後悔壹輩子。

成語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丹客住了哭,對富翁道:‘本待與主翁完成美事,少盡報效之心,論證知遭此大變,抱恨終天!’”

例  句:今老母已喪,抱恨終天。(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壹回)

黃壚之痛huáng lú zhī tòng

成語解釋:壚:放酒甕的土墩子;黃壚:黃公酒壚;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話。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後車客曰:‘吾昔與稽叔夜、阮嗣宗***酣飲於此壚,……自稽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愴地呼天chuàng dì hū tiān

成語解釋:愴:悲傷,淒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極其悲痛絕望的神態。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兩日,夫妻相繼而亡,二子嗆地呼天,號啕痛哭。”

淚如泉湧lèi rú quán yǒng

成語解釋:眼淚象泉水壹樣直往外湧。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成語出處:唐·劉損《憤惋詩三首(其三)》“莫道詩成無淚下,淚如泉滴亦須幹。”

例  句:允曰:“汝可憐漢天下生靈!”言訖,淚如泉湧。(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

淚如雨下lèi rú quán yǒng

成語解釋:眼淚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回:“林沖見說,淚如雨下,便道:‘上下,我與妳二位往日無仇,近日無冤,妳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描寫悲痛的成語有哪些?描寫悲痛的成語有哪些?

悼心失圖dào xīn shī tú

成語解釋:悼:悲傷;圖:謀劃。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張。

成語出處:《左傳·昭公七年》:“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臨我喪,孤與其二三臣悼心失圖。”

血淚盈襟xuè lèi yíng jīn

成語解釋:血淚:悲痛的眼淚;盈:滿。眼淚流濕了衣襟。形容非常悲痛。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虢州刺史崔公墓誌銘》:“遂置笏伏陛,極言是非,血淚盈襟,詞竟不屈。”

肝膽欲碎gān dǎn yù suì

成語解釋: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寒心酸鼻hán xīn suān bí

成語解釋:寒心:心中戰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裏害怕而又悲痛。

成語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感心動耳,回腸傷氣。孤子寡婦,寒心酸鼻。”

悲憤填膺bēi fèn tián yīng

成語解釋:膺:胸。悲痛和憤怒充滿胸中。

雞骨支床jī gǔ zhī chuáng

成語解釋: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

藉草枕塊jiè cǎo zhěn kuài

成語解釋:藉:墊襯。古時居父母之喪,坐臥在草墊上,枕著土塊。形容悲痛欲絕。

例  句:賈珍賈蓉此時為禮法所拘,不免在靈旁藉草枕塊,恨苦居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

疚心疾首jiù xīn jí shòu

成語解釋:疚:久病,憂慮。因歉疚而內心不安。心中不安,頭痛腦脹。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

成語出處:《魏書·顯祖記》:“朕思百姓病苦,民多非命,明發不寐,疚心疾首,是以廣集良醫,遠采名藥,欲以救護兆民。”

哀痛欲絕āi tòng yù jué

成語解釋:傷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三回:“那寶珠按未嫁女之禮在靈前哀哀欲絕。”

唉聲嘆氣āi shēng tàn qì

成語解釋: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成語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終日價沒心沒想,哀聲嘆氣。”

捶胸頓足chuí xiōng dùn zú

成語解釋:捶:敲打;頓:跺。敲胸口,跺雙腳。形容非常懊喪,或非常悲痛。

成語出處: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我衷腸,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頓足空流淚。”

痛不欲生tòng bù yù shēng

成語解釋: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極點。

成語出處:宋·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成語解釋: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後,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描寫悲痛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成語解釋-成語出處-中小學課本同步成語解釋-古今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唐·韓愈《與李翺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無腸可斷wú cháng kě duàn

成語解釋:比喻悲痛之極。

成語出處:宋·石孝祥《愁倚闌》詞:“衰草低襯斜陽。斜陽外,水冷雲黃。借使有腸也須斷,況無腸。”

頓足捶胸dùn zú chuí xiōng

成語解釋:用腳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極度悲痛或惱怒,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明·吳元泰《東遊記》第七回:“只見楊子哀號哽咽,頓足捶胸,撫棺長恨,欲拔劍自刎。”

哀哀欲絕āi āi yù jué

成語解釋:絕:斷氣,死。形容極其悲痛。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三回:“那寶珠按未嫁女之禮在靈前哀哀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