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文不值
解釋:指毫無價值。
出自:明·畢魏《三報恩·罵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壹文不值。”
譯文:最可悲年輕科名,弄得壹文不值。
2、不名壹文
解釋:名:占有。壹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書劍飄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壹文。”
譯文:老兄表白,弟弟半生書劍飄零,在江湖上混,口袋裏不名壹文。
3、乃文乃武
解釋:贊美人文、武兼備。見乃武乃文。
出自:唐·王勃《九成宮頌》:“壹陰壹陽,神道也。乃文乃武,聖圖也。”
譯文:壹陰壹陽,精神原則。能文能武,皇朝的。
4、文韜武略
解釋: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七回:“妳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天羅。”
譯文:妳就有文韜謀略,怎麽逃出來地網法綱。
5、文質彬彬
解釋: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出自:《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化融會貫通,然後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