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喧闐、鼓樂喧天、震耳欲聾、金鼓喧闐、蜩螗羹沸。
1、鼓吹喧闐
拼音:gǔ chuī xuān tián
釋義: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出處:《醒世姻緣傳》第九三回:“離店家不上五六裏之地,只是後面鼓吹喧闐,回頭觀看,燈火燭天。”
2、鼓樂喧天
拼音:gǔ yuè xuān tiān
釋義::聲音大而嘈雜。彈奏著各種樂器,聲響大得直沖雲天。
出處:《五代史平話·漢史》:“笙歌聒地,鼓樂喧天。”
3、震耳欲聾
拼音:zhèn ěr yù lóng
釋義: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出處: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裏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
4、金鼓喧闐
拼音:jīn gǔ xuān tián
釋義: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出處:清·金捧閶《守壹齋筆記·蘆花會》:“忽金鼓喧闐,儀衛甚盛,觀者踵接肩摩。”
5、蜩螗羹沸
拼音:tiáo táng gēng fèi
釋義:形容聲音嘈雜喧鬧,好像蟬噪、水滾、羹沸壹樣。比喻紛擾不寧。
出處:梁啟超《論美菲英杜之戰事關系於中國》:“雖中原逐鹿,劉興項仆,蜩螗羹沸,而彼壹無所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