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語哀而不傷。
壹、基本釋義:
哀而不傷,漢語成語,拼音是āi ér bù shāng,哀:悲哀;傷:傷害。意思是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度或不及的地方。出自《論語·八佾》。
二、成語辨析:
近義詞:哀感頑艷
反義詞:亡國之音
三、成語出處:
《論語·八佾》:"《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四、成語用法:
復雜式;作主語,分句;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度的地方。
五、示例:
1、明·淩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壹卷:"王爵與王惠哭作了壹團,四個婦人也陪出了哀而不傷的眼淚."
2、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她喜歡打扮,願意有朋友,可是這都不過是壹些小小的、哀而不傷的、青春的遊戲。"
3、她喜歡打扮,願意有朋友,可是這都不過是壹些小小的、~的、青春的遊戲。(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我看了小明的文章後,對他說:"妳的文章具有中和之美,哀而不傷!"
4、哀而不傷是壹種鏡界,大於痛苦中掙紮,大於快樂中被蒙蔽。
5、他的演講悲中有憤,哀而不傷。
6、《何晏集解》:孔曰:"'哀不至傷,言其和也。'"
7、《朱熹集註》:"傷者,哀之過而害於和者也。"
8、明·陶宗儀《輟耕錄·綠窗遺稿》:"先生之詩,哀而不傷,舉得性情之正,是可傳也已。"
以上內容參考: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