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剝皮,這兩個字壹聽就叫人毛骨悚然,其殘酷程度並不亞於淩遲。這種刑罰不在官方規定的死刑處死方式之列。但在歷史上確實被多次使用過,並見諸史籍記載。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壹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壹樣的撕開來。最難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壹堆脂肪,不好分開。另外還有壹種剝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裏,只露出壹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把頭皮拉開以後,向裏面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裏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脫,最後身體會從從肛門“光溜溜”的跳出來,只剩下壹張皮留在土裏……皮剝下來之後制成兩面鼓,掛在衙門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
腰斬:就是避免死後身首異處而從腰部斬下,漢景帝就腰斬了他的老師——晁錯;
車裂:就是我們說的五馬分屍,用五輛馬車拴住人的頭,兩手,兩腳,向五個方向直接把人體肢解,秦始皇對嫪毐的處決就是車裂;
俱五刑: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和壹,即「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幹剁成三塊。漢高祖死後,呂後把他的寵妾如意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裏餵養,取名「人彘」。結果呂後自己的兒子看到,被嚇的大病壹場。?
淩遲:官方名字--寸磔,磔刑,就是我們說的千刀萬剮,明末崇禎時期,傑出的軍事家袁崇煥就是被淩遲1000多刀處死;
縊首: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中國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面開始旋轉那張弓,?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斷氣……嶽飛父子就是這樣死在風波亭,(因為他是功臣,不能斬首,要留全屍)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這樣給吳三桂親手縊殺……
烹煮:烹人之刑,都是用水煮,這符合“烹”字的本義,《釋名》早有“煮之於鑊曰烹”的註解。但是,歷史上也有用油炸人的酷刑,這也叫烹,或者叫油烹。南朝梁時,侯景亡命東魏,後來又南奔,高澄命令部下抓到他的妻子,先剝下面皮,然後又用大鑊盛油把他們煎死。清末學者俞樾講過壹個故事,說四川巴縣有壹名武生,自恃拳勇,武斷鄉曲,有壹天他做夢被閻王抓去,讓他受地獄裏的種種酷刑,其中就有油炸。俞樾寫道:“(冥王)乃命獄卒,以鐵叉叉入油鑊中,頃刻肌膚糜爛,臟肺焦灼,苦不可言。”這雖然是夢境,卻能反映出用油烹人的那種慘狀。現實中確有這樣的事例。明初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占領南京,大肆殺戮建文朝臣,其中將兵部尚書鐵鉉割鼻之後處死,仍不解恨,又命令把鐵鉉的屍體投入大鍋中,讓武士用鐵叉翻轉鐵鉉使他面朝朱棣,以示謝罪之意,但怎麽也不能把他翻轉過來,正在搗騰時,突然鐵鉉屍體爆裂,滾熱的油四處飛濺,武士們慌忙散開,這才作罷。鐵鉉的屍體也在頃刻之間焦黑如炭了。
宮刑:就是閹割,司馬遷就是被漢武帝處以宮刑。在獄中受辱寫《史記》。在給任安的《報任安書》中說道受辱分十等,最下腐刑極矣。
其他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