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浮的成語如下:
1、乘桴浮海,chéng fú fú hǎi,桴:小筏子。乘小筏子浮遊海外。比喻遠行。
成語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2、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壹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不細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壹閃而過的影子;壹晃就過去了。
成語出處:唐? 禇亮《臨高臺》詩:“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
3、沈李浮瓜,chén lǐ fú guā,吃在冷水裏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成語出處:三國? 魏? 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
4、從俗浮沈,cóng sú fú chén,順著世俗或浮或沈。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成語出處: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沈,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5、粗心浮氣,cū xīn fú qì,浮:浮躁。形容人不細心,不沈著。
成語出處:宋? 陸九淵《祭呂伯恭文》:“比年以來,日覺少異,更嘗差多觀省,加細追維,曩昔粗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義。”
6、浮白載筆,fú bái zǎi bǐ,浮:罰人飲酒;白:指專用來罰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幹杯;載筆:拿著筆。壹面喝酒,壹面寫作。舊時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氣。
成語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自誌》:“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
7、浮翠流丹,fú cuì liú dān,翠:青綠色。丹:朱紅色。青綠、朱紅的顏色在流動和浮現。形容色彩鮮明艷麗。
成語出處:宋·陸遊《安隱寺修鐘樓疏》:“浮翠流丹,倘復還於巨麗;撞昏擊曉,實大警於沈冥。”
8、浮詞曲說,fú cí qū shuō,浮:空虛不實;曲說:指言語偏激。虛浮不實的詞句,偏頗不正的言論。
成語出處:《清史稿·張煌言傳》:“憑陵風濤,縱橫鋒鏑,今逾壹紀矣,豈復以浮詞曲說動其心哉!”
9、浮而不實,fú ér bù shí,形容知識淺薄;基礎不紮實。形容作風浮泛;不深入不踏實。
成語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下冊:“反過來‘嬉’字不作懶惰解釋,要當作浮而不實的不敬來講。”
10、富貴浮雲,fù guì fú yún,意思是不義而富貴,對於我就象浮雲那樣輕漂。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