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生夢蝶壹般指莊周夢蝶。莊周夢蝶,是漢語的壹則成語,語出戰國·莊周《莊子·齊物論》。接下來就由我帶來莊生夢蝶成語故事,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成語:莊生夢蝶
拼音:zhuāng shēng mèng dié
解釋:莊生:戰國人莊周。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胡蝶。比喻夢中樂趣或人生變化無常。亦作“莊周夢蝶”。
出處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典出《莊子·齊物論》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感嘆人生
相近詞莊周夢蝶
同韻詞不媿下學、用非所學、趁火搶劫、與世隔絕、杷羅剔抉、言語路絕、進退有節、矢盡援絕、虎符龍節、百舉百捷、......
成語故事:
從前有壹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壹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壹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為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
莊生夢蝶寓言故事:
從前有壹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壹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突然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 莊周與蝴蝶必定有區別,這就是所說的化為物(指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蝴蝶)。
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為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
莊生夢蝶感悟
《莊子·齊物論》中有壹段妙語:"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清人張潮寫的《幽夢影》,可稱得上是壹副供燥熱的現代人服用的清涼散。禪不可說,清言不可譯。《幽夢影》中有這麽壹句妙語,可謂是點出了莊子哲學的精髓:"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嗎?莊周化為蝴蝶,從喧囂的人生走向逍遙之境,是莊周的大幸;而蝴蝶夢為莊周,從逍遙之境步入喧囂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但是莊周夢蝴蝶是他渴望的'境界,渴望的選擇。並不是每個人都向往逍遙之境。蝴蝶夢莊周,這是蝴蝶的選擇蝴蝶的向往。不能壹概而論。這種理論哲學方面運用很廣,物與我皆無盡也。
成語寓意
“莊周夢蝶”這個故事雖然極其短小,卻滲透了莊子詩化哲學的精義。莊周夢蝶,夢見的是自然中的生靈而非他物,在夢中,莊周與蝴蝶化為壹體,由此可見,莊周在內心深處還是非常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並且希望與自然融為壹體的。也就是說,莊子深諳自己生活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界的壹部分,因此與自然是不可相分的。在莊子的思想中,天、地、人應該是和諧統壹的,這種和諧統壹也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人與自然本是壹體的,但是由於各種制度束縛了人的天性,使人不能順其自然本性發展,因此要打破種種限制,最終達到“天人合壹”的境界。從莊周夢蝶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莊子希望與自然融合,與自然界萬物和諧***舞的美好願望,也就是希望達到“天人合壹”的狀態。人類生活的目的最終是為了追尋幸福和快樂,在生產力沒有高度發達、物質還沒有極大豐富的時代,如何能夠讓自己的心靈實現自由,如那蝴蝶翩翩起舞,“莊周夢蝶”的寓言可以給後人很多啟示,能幫助人們看清世間的紛擾,尋找內心的那片凈土,不管人生要經歷多少磨難,有多少羈絆,都要堅守內心的寧靜,不為形役,不為物累,返璞歸真,成為壹個精神自由、不被羈絆之人。人們在面對困難時,要樂觀豁達,用壹顆淡定的心去看待壹切,既然無法避免世間的“有待之悲”,“無待之美”也只能在虛幻世界中實現,那麽就要用好心態去面對壹切,在精神上追求“詩意的棲居”,重視自身精神家園的構建,力求達到壹種逍遙自在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