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門桃李 公:對人的尊稱。尊稱某人引進的後輩、栽培的學生。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則天順聖皇後久視元年》:“或謂仁傑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門墻桃李 門墻: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後進者或學生。稱他人的學生。
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語。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桃李春風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桃李精神 形容妖艷嬌媚的神態。
桃李門墻 指生徒眾多的師門。
桃李爭妍 桃花李花競相開放。形容春光艷麗。
桃李之教 指老師的教誨。
桃李之饋 原指互贈禮品,後引申指送禮,賄賂。
出處:《詩·大雅·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桃夭李艷 桃李盛開。泛指春日美景。
艷如桃李 容顏像成熟的桃李那樣嬌艷。
桃李遍天下 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滿天下”。
桃李滿天下 桃李:指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