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粉飾:粉刷裝飾;太平:社會平安興旺。把黑暗混亂的社會局面裝扮成太平盛世。
[語出] 宋·蔡絳《車鐵圍山叢談》:“當是時;方粉飾太平;務復古禮制。”宋·王永《燕翼貽謀錄》:“鹹平、景德(宋真宗趙恒年號)以後;粉飾太平;服用寢侈。”
[正音] 飾;不可讀作“shī”。
[反義] 弄虛作假
[用法] 含貶義。表示弄虛作假。壹般可作謂語、定語。
[結構] 動賓式。
[例句] 當時;東北戰役、淮海戰役都結束了;平、津、張已經是“死地"壹塊;南京政府卻仍在想方設法~。
[英譯] present a false appearance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烏合之眾wū hé zhī zhòng
[釋義]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壹群人。
[語出] 《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後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正音] 之;不能讀作“zī”。
[辨形] 合;不能寫作“和”。
[近義] 壹盤散沙
[反義] 精英之師
[用法] 用作貶義。壹般作主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十日並出(十日並出)shí rì bìng chū
[釋義] ①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的太陽。②比喻暴亂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