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熱心腸的成語

形容熱心腸的成語

博施濟眾 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出處:《論語·雍也》:“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淡而不厭 比喻既不熱心也不厭棄。

出處:老舍《駱駝祥子》二十:“他不像先前那樣火著心拉買賣了,可也不故意的偷懶,就那麽淡而不厭的壹天天的混。”

耳提面命 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出處:《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扶傾濟弱 傾:倒塌,這裏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

出處:元·王子壹《誤入桃源》第四折:“妳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壹會價記著想念著。”

扶危濟急 猶扶危濟困。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壹墓記》:“君以壹九三○年三月至滬……中遭艱巨,篤行靡改,扶危濟急,公私兩全。”

扶危濟困 扶:幫助;濟: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扶危救困 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出處: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

腹熱心煎 形容心中焦急。

古道熱腸 古道:上古時代的風俗習慣,形容厚道;熱腸:熱心腸。指待人真誠、熱情。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四回:“幾個人當中,畢竟是老頭子秦梅士古道熱腸。”

積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壹種高尚的品德。

出處:《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積善余慶 積:積累;善:善事;余慶:指先代的遺澤。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於子孫。

出處:《周易·坤》:“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急公好施 指熱心公益,樂於施舍。

急公好義 急:急於。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出處:漢·劉向《新序·節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為人也,公正而好義。”

急人之困 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出處:《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急人之難 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出處:《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形容熱心腸的成語

濟寒賑貧 濟:救濟;賑:賑濟。救助寒苦,賑濟貧窮。

出處:《全相平話·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養老尊賢,教其術,畜其能,吊死問孤,濟寒賑貧,與百姓同甘***苦。”

濟苦憐貧 救濟愛惜窮苦的人。

出處:元·侯善淵《沁園春》詞:“善惠謙柔,濟苦憐貧,隨方就圓。”

濟困扶危 濟、扶:幫助。救濟貧困的人,扶助有危難的人。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三折:“壹個報冤仇稱了子胥,壹個打賭賽去了包胥,何處也濟困扶危重復楚。”

濟弱扶傾 弱:弱小;傾:倒塌,比喻境遇困難。扶助弱小和處境困難的人。

出處: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濟弱扶傾。”元·王子壹《誤入桃源》第四折:“妳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