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遵守諾言,把軍隊後撤九十裏。
這裏我想說說這場春秋史上著名的晉楚“成濮大戰”中,楚將子玉的故事。
大戰之初,楚王預感不詳,決定撤軍。大將子玉年輕氣盛,性情暴躁,剛愎自用,堅決抗命。
他對楚王說:“我當初讓您殺死公子重耳妳不聽。我不敢說立大功,但也要用勝利來堵住那些奸佞小人的嘴巴。”
楚王無奈,只給了子玉180輛戰車和少量的軍隊。
大戰開始,子玉進攻,晉文公下令退避三舍。
晉國退軍,壹則報答了楚王的恩情,樹立了誠信的榜樣,取得了民心的支持;二則避開了子玉淩厲的攻勢,誘敵深入,反而爭取了主動;三則爭取了準備的時間,使其他盟國的軍隊有時間合圍楚軍。
而這壹切,對方並不知曉。楚軍將士見晉軍撤退,都不願再戰,子玉卻認為晉軍膽小畏懼,強令出擊。結果楚軍深陷重圍,全線潰敗,子玉含羞自殺。
歷史就是這樣,子玉的自取其辱,成就了城濮之戰晉國的完勝。晉文公也在踐土會盟上,被周天子親自冊封為侯伯(諸侯之長),成為春秋時代第二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