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戴盆:基本解釋:比喻能力低而承擔的任務極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拼音讀法:pí fú dài pén
近義詞組:蚍蜉撼樹、力不能及、力所不能
使用方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比喻力不勝任
成語出處: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三:“蚍蜉戴盆,不能上山。”
蚍蜉撼樹:基本解釋: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拼音讀法:pí fú hàn shù
使用舉例:螞蟻緣槐誇大國,~談何易。( ***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誌》)
近義詞組:自不量力、螳臂當車
反義詞組:量力而行
使用方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出處: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2. 有蜉這個字的成語有蜉這個字的成語有7個:
1、蜉蝣撼大樹
fú yóu hàn dà shù
解釋比喻自不量力。
2、撼樹蚍蜉
hàn shù bí fú
解釋撼:搖動。蚍蜉:大螞蟻。想把大樹搖動的大螞蟻。比喻自不量力者。
3、蚍蜉撼大樹
pí fú hàn dà shù
解釋螞蟻搖撼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4、蚍蜉撼大木
pí fú hàn dà mù
解釋螞蟻搖撼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5、蚍蜉撼樹
pí fú hàn shù
解釋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6、蚍蜉戴盆
pí fú dài pén
解釋比喻能力低而承擔的任務極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7、蜱蜉戴盆
pí fú dài pén
解釋比喻力不勝任。
3. 四字成語,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有哪些因人而異
聞風而起
無翼而飛
席地而坐
席卷而逃
望塵而拜
望風而逃
同盤而食
隨遇而安
似是而非
脫口而出
含屈而死
無為而治
飲恨而死
壹概而論
壹揮而成
掩鼻而過
壹揮而就
向隅而泣
揚長而去
壹掃而空
懸懸而望
相輔而行
聞風而動
娓娓而談
挺身而出
隨踵而至
傾巢而出
傾耳而聽
平心而論
翹足而待
破門而出
怒目而視
拍案而起
面墻而立
滿載而歸
凱旋而歸
和衣而睡
三十而立
如此而已
莞爾而笑
食言而肥
脫穎而出
拭目而待
適可而止
同日而語
扶搖而上
順風而呼
順時而動
善賈而沽
擇人而事
落荒而逃
壹哄而起
款款而談
誇誇而談
侃侃而言
壹擁而入
昂然而入
比肩而事
不宣而戰
說說而已
無疾而終
壹飲而盡
大敗而逃
騰空而起
自然而然
聞風而逃
壹哄而上
壹掃而光
望風而靡
壹望而知
望風而遁
穎脫而出
應運而生
三思而行
蹺足而待
破門而入
中途而廢
無功而返
易地而處
擇善而從
魚貫而入
迎刃而解
直道而行
魚貫而行
壹擁而上
月暈而風
油然而生
壹蹴而就
知難而進
擇主而事
僅此而已
乘興而來
不戰而潰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似非而是
掃興而回
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