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垂涎欲滴、饞涎欲滴、饞獠生涎、饕口饞舌。
1、垂涎三尺,讀音:chuí xián sān chǐ。
釋義:垂:東西的壹頭向下。 涎:口水。流出來的口水有三尺長。原形容嘴饞到極點。現多形容見了別人的好東西就眼紅,並極想弄到手的貪婪樣子。
出處: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2、垂涎欲滴,讀音:chuí xián yù dī?。
釋義: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非常饞想吃的樣子,也比喻看到好的東西,十分羨慕,極想得到(含貶義)。
出處:唐代柳宗元的《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3、饞涎欲滴,讀音:chán?xián?yù?dī。
釋義:形容極其貪饞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紅。
出處: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4、饞獠生涎,讀音:chán liáo shēng xiá。
釋義:饞獠:罵貪食者。形容人之貪食。
出處: 宋·無名氏《宣和書譜·龍魚》:“袁義,河南登豐人,方侍衛親軍,善畫魚,窮其變態,得噞喁遊泳之狀,非若世俗我畫,作庖中物,特使饞獠生涎耳。”
5、饕口饞舌,讀音:tāo kǒu chán shé。
釋義:比喻貪吃的人。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33回:"暖烘烘雲蒸霞蔚而至;饕口饞舌,雄赳赳排山倒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