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語:畫龍點睛
拼音:huàlóngdiǎnjīng
解釋: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成語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他畫龍畫得特別好。
有壹次,他在金陵(現在南京)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巨龍,那龍畫得活靈活現,非常逼真,只是都沒有眼睛。人們問張僧繇:“為什麽不把眼睛畫出來。”他說:“眼睛可不能輕易畫呀!壹畫了,龍就會騰空飛走的!”大家聽了,誰也不信,都認為他在說大話。後來,經不起人們壹再請求,張僧繇只好答應把龍的眼睛畫出來。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剛剛點出第二條龍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風,頃刻間電閃雷鳴。兩條巨龍轉動著光芒四射的眼睛沖天而起,騰空而去。圍觀的人,個個看得目瞪口呆,對張僧繇更佩服了。
成語“畫龍點睛”就是從這個傳說中來的。現在壹般用來比喻寫作、講話時,在關鍵性的地方用上壹兩句精辟的語言來點明含義,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這種手法也稱為“點睛”之筆。
2、成語:濫竽充數
拼音:lànyúchōngshù
解釋: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裏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成語故事:濫竽充數這則成語的濫是失實,與真實不符,引申為蒙混的意思;竽是壹種簧管樂器;充數是湊數。指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裏充數,或是以次充好,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辭。
這個成語來源於《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潛王立,好壹壹聽之,處士逃。
戰國時期,齊宣王非常喜歡聽人吹竽,而且喜歡許多人壹起合奏給他聽,所以齊宣王派人到處搜羅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壹支三百人的.吹竽樂隊。而那些被挑選入宮的樂師,受到了特別優厚的待遇。
當時,有壹個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浪蕩子弟,名叫南郭。他聽說齊宣王有這種嗜好,就壹心想混進那個樂隊,便設法求見宣王,向他吹噓自己是壹名了不起的樂師,博得了宣王的歡心,把他編入了吹竽的樂師班裏。可笑的是,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每當樂隊給齊宣王吹奏的時候,他就混在隊伍裏,學著別的樂工的樣子,搖頭晃腦,東搖西擺,裝模做樣地在那兒吹奏。因為他學得維妙維肖,又由於是幾百人在壹起吹奏,齊宣王也聽不出誰會誰不會。就這樣,南郭混了好幾年,不但沒有露出壹絲破綻,而且還和別的樂工壹樣領到壹份優厚的賞賜,過著舒適的生活。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兒子齊潛王繼位,潛王同樣愛聽吹竽。只有壹點不同,他不喜歡合奏,而喜歡樂師門壹個個單獨吹給他聽。
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後,嚇得渾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膽的。心想,這回要露出馬腳來了,丟飯碗是小事,要是落個欺君犯上的罪名,連腦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趁潛王還沒叫他演奏,就趕緊溜走了。
3、成語:畫蛇添足
拼音:huàshétiānzú
解釋: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成語故事:戰國時楚國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後把酒分給底下辦事的人,但酒不夠分,於是他們想出壹個辦法來:大家在地上畫蛇,畫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
其中壹人畫得最快,正打算拿酒來喝,因見其它人還未畫好,他就再為蛇添上腳,此時另壹人剛好畫好了,便從他的手上把酒搶過來,並說:“蛇本來沒有腳,妳為甚麽要為它添上腳呢?”說完就把酒喝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