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漢初名將,為西漢的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壹敗績。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韓信出身低微,靠著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將王、侯、將、相全部擔任了壹遍。由於他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因此與之有關的成語及典故也非常多。
這些成語,既反映了韓信的軍事思想,也展現了他歷盡了磨難、屈辱、冷落、輝煌、失意和悲慘的壹生。1.胯下之辱:韓信落魄時,壹個同鄉人欺負他,讓他從自己的褲襠下鉆過去,韓信果真從那個人褲襠下鉆過去。
指極大的侮辱。2.壹飯千金:韓信落魄時曾對施舍給他的老婦說以後定當後報,韓信衣錦還鄉時並賞賜她千金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3.解衣推食:韓信說劉邦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自己吃,形容對人熱情關懷。4.戰無不勝:劉邦建立漢朝後對韓信的評價,指的是打仗沒有不取得勝利的。
形容力量十分強大,百戰百勝。5.國士無雙:蕭何在向劉邦推薦韓信是說他是國士無雙。
指壹國獨壹無二的人才。6.十面埋伏:韓信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項羽。
指周圍布置了重重埋伏。7.背水壹戰:在韓信攻打趙國的時候,他采取背水壹戰的計謀,贏得了戰爭勝利比喻在艱難情況下跟敵人決壹死戰。
8.拔旗易幟:韓信北上滅趙的壹個計謀,拔掉別人的旗子,換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9.置之死地而後生:韓信北上滅趙的壹個計謀,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士兵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10.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韓信為了東進中原,采取麻痹敵人的辦法,讓士兵去修理棧道,而卻領大軍從陳倉出來,占領了關中。在軍事上的含義是:從正面迷惑敵人,用來掩蓋自己的攻擊路線,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
這是聲東擊西、出奇制勝的謀略。11.兵仙神帥:比喻韓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藝術。
12.居常鞅鞅:劉邦建立漢朝後,奪去了韓信的兵權,而韓信從此稱病不朝,悶悶不樂。也指的是因不平或不滿而常常郁郁不樂。
13.功高震主:指的是韓信功勞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脅而心有疑慮。14.金石之交:武涉曾經勸說韓信自立,說道:妳和漢王劉邦的關系這麽好,但是最終還是被他所擒的。
指的是如同金石般堅不可摧的交誼。15.獨當壹面:張良和劉邦的壹次談話中,張良對韓信的評價。
指的是單獨負責壹個方面的工作。16.略不世出:指的韓信的功勞很大,天底下沒有人可以與他比的,後用於誇獎人等。
17.不賞之功:說的是韓信在戰爭中功勞,後形容功勞極大。18.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勇氣行事的行為。
19.婦人之仁:韓信在和劉邦的壹次說話中,評價項羽,說項羽是婦人之仁,指的是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柔,不識大體。
20.推陳出新:當年韓信剛投奔劉邦時,劉邦讓他管理糧倉,韓信提出了“推陳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糧倉開設前後兩個門,把新糧從前門運送進去,把舊糧從後門運出來,這樣可以防止糧食在蜀中炎熱潮濕的環境下腐敗變質。從而使蜀中糧倉不再有變質浪費的現象。
指的是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並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21.勛冠三傑:三傑指的是蕭何、張良和韓信。
意思是說,三傑之中,韓信的功勞最大。22.伐功矜能:司馬遷對韓信的評價,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23.偽遊雲夢:指劉邦偽遊雲夢,詐捕韓信事。
24.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韓信當年說的壹句話,指的是坐人家車子的,要與人家***患難;穿人家衣服的,要替人家的事擔憂;靠人家養活的,要為人家的事拼命。25.愚者千慮,必有壹得;智者千慮,必有壹失:李左車在和韓信談話中,李左車提出的這個觀點。
指的是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壹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壹次收獲。26.人心難測:韓信北上滅趙的時候,說張耳與陳余兩人為刎頸之交,後兩人翻臉。
人的內心難以探測,喻指人的心思難以揣測,多用於貶義。亦做“人心莫測”。
27.肝膽照人:比喻真心誠意,也比喻以真心相見。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
28.鐘室之禍:楚漢相爭,韓信屢建奇功。劉邦稱帝後,封信為淮陰侯。
因遭呂後忌,被斬於長樂宮懸鐘之室。29.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
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壹個人造成的。30.問路斬樵:楚漢相爭的時候,韓信協助漢王劉邦同楚兵作戰。
韓信為出奇謀襲楚,繞道而行。然而道路方向未明,遂下馬問樵夫路向,韓信聽後,把樵夫斬殺,部將問為什麽,韓信稱恐樵夫泄露他們的行蹤。
31.傳檄而定:發壹紙檄文就可以征服,謂己方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可以輕易戰勝對手。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32.多多益善:劉邦和韓信有壹次對話,劉邦問韓信“妳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多多益善”形容壹樣東西或人等越多越好。又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之意。
2. 和韓信有關的四字成語有哪些1. 胯下之辱
2. 壹飯千金
3. 明修棧道
4. 暗渡陳倉
5. 國士無雙
6. 十面埋伏
7. 四面楚歌
1. 胯下之辱
讀音:kuà xià zhī rǔ
釋義:胯下:兩條腿之間。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造句:勾踐忍盡了苦痛,韓信忍胯下之辱,中國人民也壹忍再忍。歷史在告訴我們,只有“忍”才能出英難,只有“忍”才能國強,只有“忍”才能生存。
2. 壹飯千金
讀音:yī fàn qiān jīn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造句:受恩圖報,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韓信壹飯千金的故事,可以說是壹段佳話。
3. 明修棧道
讀音:míng xiū zhàn dào
釋義:用假象迷惑對方,實際另有打算
造句:劉邦采用張良的計策,“明修棧道,肆行非度”,最後終於占領了鹹陽。
4. 暗渡陳倉
讀音:àn dù chén cāng
釋義:渡:越過;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也隱喻男女私通。
造句:許多軍事家,都善於運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壹計謀。
5. 國士無雙
讀音:guó shì wú shuāng
釋義: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指壹國獨壹無二的人才。
造句:武烈殿帝侯執掌,文淵閣國士無雙,其地位其聲名其身份,莫不執帝國之牛耳受國人之敬仰多年來無出其右。
6. 十面埋伏
讀音:shí miàn mái fú
釋義: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指周圍布置了重重埋伏。
造句:愛情不遠,十步之內有芳草;快樂不遠,十面埋伏將妳繞;好運不遠,十拿九穩把妳找;成功不遠,十年寒窗天下曉;朋友不遠,世界問候日真心問候到。
7. 四面楚歌
讀音:sì miàn chǔ gē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造句:因為戰略錯誤,使前線軍隊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3. 和韓信有關的四字成語有哪些胯下之辱壹飯千金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國士無雙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胯下之辱 讀音:kuà xià zhī rǔ 釋義:胯下:兩條腿之間。
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造句:勾踐忍盡了苦痛,韓信忍胯下之辱,中國人民也壹忍再忍。
歷史在告訴我們,只有“忍”才能出英難,只有“忍”才能國強,只有“忍”才能生存。壹飯千金 讀音:yī fàn qiān jīn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造句:受恩圖報,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韓信壹飯千金的故事,可以說是壹段佳話。明修棧道 讀音:míng xiū zhàn dào 釋義:用假象迷惑對方,實際另有打算 造句:劉邦采用張良的計策,“明修棧道,肆行非度”,最後終於占領了鹹陽。
暗渡陳倉 讀音:àn dù chén cāng 釋義:渡:越過;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
也隱喻男女私通。 造句:許多軍事家,都善於運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壹計謀。
國士無雙 讀音:guó shì wú shuāng 釋義: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指壹國獨壹無二的人才。
造句:武烈殿帝侯執掌,文淵閣國士無雙,其地位其聲名其身份,莫不執帝國之牛耳受國人之敬仰多年來無出其右。十面埋伏 讀音:shí miàn mái fú 釋義: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指周圍布置了重重埋伏。 造句:愛情不遠,十步之內有芳草;快樂不遠,十面埋伏將妳繞;好運不遠,十拿九穩把妳找;成功不遠,十年寒窗天下曉;朋友不遠,世界問候日真心問候到。
四面楚歌 讀音:sì miàn chǔ gē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造句:因為戰略錯誤,使前線軍隊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4. 描寫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壹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臥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 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壹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臥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壹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圖窮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壹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壹戰(韓信) 破釜沈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鬥(曹植) 壹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嶽飛)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 秦 : 壹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壹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壹戰(韓信) 破釜沈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鬥(曹植) 壹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嶽飛)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
5. 描寫歷史故事的四字詞語描寫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背水壹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沈舟(項羽) 臥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壹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壹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懸梁刺股(蘇秦、孫敬)壹飯千金(韓信)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沈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鞠躬盡瘁(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鬥(曹植)壹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嶽飛)胸有成竹(文與可)。
6. 描寫歷史的四字成語背水壹戰(韓信)完壁歸趙(藺相如)負荊請罪(廉頗)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項羽)破釜沈舟(項羽)臥薪嘗膽(勾踐)紙上談兵(趙括)指鹿為馬(趙高)三顧茅廬(劉備)東窗事發(秦檜)如魚得水(劉備)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廬(諸葛亮)圖窮匕見(荊柯)草木皆兵(苻堅)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壹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壹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懸梁刺股(蘇秦、孫敬)壹飯千金(韓信)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破釜沈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鞠躬盡瘁(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鬥(曹植)壹身是膽(趙雲)封金掛印(關羽)單刀赴會(關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精忠報國(嶽飛)胸有成竹(文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