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慎終追遠——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
貧而樂道——家境貧窮,卻以獲得知識、懂得道理為樂事。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告往知來——告訴了這壹點,就可以知道另壹點。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系,據此知彼。
眾星拱北——拱:環繞,拱衛;北:指北極星。天上眾星拱衛北辰。舊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擁戴。
北辰星拱——北辰:北極星;拱:環繞。北極星高懸不動,群星四面環繞。舊時比喻治理國家施行德政,天下便會歸附。後也比喻受眾人擁戴的人。
壹言以蔽之——蔽:遮,引伸為概括。用壹句話來概括。《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而立之年——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耳順之年——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從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犬馬之養——供養父母的謙辭。
《論語》是壹部語錄體的書,大部分記言,小部分記事,只有極少數篇章稱得上是比較完整的文章。全書20篇,***512章,約15000多字。篇與篇、章與章之間沒有內在聯系,篇名無義,用的是每篇開頭的幾個字。如《學而篇第壹》就是取“子曰:‘學而時習之’”的“學而”。
《論語》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學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會的發展,各種現實的原因,對他也不無影響。《論語》也記下了他思想中壹些有積極意義的東西,例如薄賦斂、舉賢才、節用、愛人、使民以時、有教無類、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經驗、學習經驗、寫作經驗、生活經驗和詩論,更值得我們重視。《論語》中許多十分精辟的格言,正是這些可貴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論語》在文學史上頗有影響。它的文學性主要是語言富於形象,往往用極簡練的言詞寫出人物的神情語態和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