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成語牛角掛書的故事內容如下:
隋朝有個讀書人名叫李密,原是貴族出身,後來家境破落。但他喜歡讀書,從不浪費能夠用來讀書的點滴時間。壹次,李密騎著牛出外辦事,就把壹套《漢書》掛在牛角上,從中抽出壹本,坐在牛背上壹邊趕路,壹邊讀,十分專註。這壹情形恰巧讓大臣楊素看到,楊素問道:
“妳是哪兒的書生?”
“我叫李密,遼東襄平人。”
“妳讀的是什麽書?”
“《漢書》中的《項羽本紀》。”
楊素很親切地跟李密詳談了壹陣,覺得這個少年前途無量,便鼓勵他:“妳這麽好學,將來壹定會有成就的。”楊素回家後,把情況講給兒子楊玄感聽,楊玄感便和李密結交,成了好朋友。
公元613年,楊玄感看到隋朝大勢已去,便乘機起兵反隋,並請李密為他出謀劃策,但楊玄感沒有采納李密的妙計,兵敗身亡。後來李密投奔了瓦崗寨的農民起義軍,成為瓦崗軍的首領。
後來,人們用“牛角掛書”來形容讀書非常刻苦努力。
二、?牛角掛書,比喻讀書勤奮,學習刻苦。《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壹帙角上,行且讀。”
擴展資料:
1、色彩中性
2、結構主謂式
3、用法作定語
4、釋義比喻讀書勤奮。
5、押韻詞牛衣夜哭、藏垢納汙、套近乎、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嘴上功夫、橫見側出、略不世出、根朽枝枯、氣壯膽粗、窸窸窣窣?[2]?
6、年代隋代
7、外文翻譯
英語read while grazing the cattle with one's books hung on its horns.
8、成語原文
密以薄韉乘牛,掛《漢書》壹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大業九年,玄感舉兵黎陽,遣人入關迎密。
參考資料: